首页> 两纲

妇女儿童事业未来十年如何发展? 重庆发布这两个规划

2022-12-09 13:21:11 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

12月8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获悉,《重庆市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下称《妇女发展规划》)和《重庆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下称《儿童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颁布实施。据了解,与上一周期规划相比,两个新规划新增了“妇女与家庭建设”“儿童与家庭”“儿童与安全”三个领域,既保持了与上一轮规划的延续性,又展现了新的特色和亮点。

提出具体策略措施 设置未来十年目标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重庆市有常住女性1585.2万人、儿童616.5万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开云官网手机登录 的要求部署,市妇儿工委办公室牵头编制了《妇女发展规划》《儿童发展规划》。两个新规划均分为发展基础、总体思路、重点任务、组织实施、监测评估5个部分。

《妇女发展规划》从8个领域提出了44项策略措施,包括加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供给、保障妇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保障妇女参与经济活动权益、推进妇女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家庭政策服务体系、构建妇女友好型社会环境、完善妇女法律保护体系。

《儿童发展规划》从7个领域提出了44项策略措施,包括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多维立体保护机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普惠型福利体系、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进儿童友好环境建设、健全法治保障体系。

此次,两个新规划还紧密衔接重庆经济社会战略布局,立足妇女儿童发展实际,科学谋划设置了未来十年的目标,创新提出15项重点工程、33项重点项目,比如,按照我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工作部署,充分考虑人口发展变化的新特征,提出了“重点支持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妇女事业发展”“优质公共卫生资源向农村、基层倾斜”“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倾斜”“为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定向定单培养全科医生专业人才”等措施,推动解决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区域不平衡问题。

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高 到2030年将达到这些目标

近年来,我市覆盖城乡的妇幼健康网络日益健全,通过实施上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持续改善,母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020年,全市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69‰、2.92‰、4.69‰,孕产妇死亡率降低至9.52/10万,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保持西部领先水平,妇女人均预期寿命延长至81.6岁,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大幅提高。

对此,在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方面,两个新规划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到2030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8/10万以下,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2.5‰和4.5‰以下;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降至38%、60%和70%以下;减少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到98%以上,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到2%以下;适龄妇女宫颈癌人群筛查率达到70%以上。

“两个新规划聚焦高质量发展,严守母婴安全底线,拓展全周期妇幼健康服务内涵,制定若干举措,为广大妇女儿童健康保驾护航。”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推进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全面开展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制定并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儿童健康行动提升计划和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关注妇女儿童心理健康、儿童营养、儿童近视预防、出生缺陷防控、更年期和青春期保健等重点和薄弱环节,做好全方位健康服务。

此外,按照《妇女发展规划》的部署,市卫生健康委将扩大妇女“两癌”检查覆盖面,逐步为城乡适龄妇女提供“两癌”免费检查;开展多种模式的技术培训与指导,培养1000名区县级“两癌”检查技术骨干,大力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市妇联将持续实施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项目,救助慰问“两癌”患病妇女。

关注“一老一小”问题 建儿童友好城市和社区

记者发现,两个新规划注重回应“一老一小”等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在“妇女与家庭建设”“妇女与经济”“儿童与福利”“儿童与家庭”等四个领域都做了一一回应,部署了儿童早期发展、儿童医务人员提升、老年妇女社会福利提升等重点工程,推动家庭减轻生育、养育、教育、养老负担。

从新增的三个领域来看,《妇女发展规划》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风,倡导夫妻共同承担照料老人、教育子女、料理家务等家庭责任;《儿童发展规划》强调发挥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作用,强化家长监护主体责任,落实家庭保护职责。在儿童与安全领域,提出加强对儿童食品、药品、用品监管,预防和控制儿童遭受暴力和意外伤害。

《儿童发展规划》提出要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和儿童友好社区。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瞄准群众急难愁盼的领域多点发力,创建一批儿童友好街区、社区、学校、医院、图书馆、公园等示范单位,为儿童成长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建立市级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培育机制,逐步扩大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覆盖面。同时,加快推进儿童友好示范项目建设,加强儿童校外活动设施、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适儿化改造。

针对“一老一小”群体,市政局根据两个新规划提出了具体举措。

在“一老”方面,市民政局将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引导社会办养老机构规范发展,支持社区嵌入式、护理型、普惠性养老机构建设;提升医养康养结合服务能力,推进医养康养结合服务向社区、向家庭延伸;加强养老服务行业综合监管,建立完善综合监管机制,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融合,促进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养老服务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鼓励建立养老人才补贴制度。

在“一小”方面,市民政局将进一步落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民政牵头职责,发挥市未保办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作用,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形成保护合力;建立健全兜底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儿童的保障政策,依法履行临时监护、长期监护职责;建立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加强区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能力建设,乡镇(街道)全面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村(居)民委员会落实专人专岗承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法定职责,鼓励整合资源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点(室),形成市、区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发挥好“12345”政务服务热线未成年人保护专线作用,维护好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指导区县培育孵化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社会组织,实现全覆盖。

持续保障妇女儿童权益 促进女性就业创业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市妇女儿童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维权服务网络更加健全,近12万名妇女儿童得到法律援助,52万余名困难妇女儿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各类女性专业技术人才逐年上升,女性平等就业创业更加充分。

两个新规划实施后,我市将如何进一步推进反家庭暴力等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完善工作机制方面,将家暴类警情纳入出警范围,现全市各区县(自治县)110报警中心家庭暴力投诉中心组建率达到100%,全市家庭暴力投诉中心、投诉站和投诉点组建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在完善调解机制方面,结合“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十项行动和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广泛发动派出所和社区民警、网格员等社会力量,主动多渠道加强家庭矛盾源头排查,及时发现、有效预防家庭暴力行为。

同时,与市高法院、市司法局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建立“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人民法庭与派出所、司法所之间的协作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健全反家庭暴力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

记者注意到,《妇女发展规划》首次将“充分发挥妇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半边天作用”写入指导思想。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在服务体系建设、职业培训、创业扶持、重点帮扶等方面持续发力,促进女性就业创业和保障妇女平等就业。

具体来看,将推进智能化、标准化、便民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为有需求的妇女提供就近就地、精准、规范的就业创业;提高妇女就业能力,将妇女纳入就业创业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就业困难妇女的“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和就业率,并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就业等配套服务工作,积极建立“培训+定向就业”新模式,充分发挥行政和市场的作用,跨区域开展市级示范培训;深入实施“渝创渝新”创业扶持计划,打造创业服务品牌,组织开展创业创新大赛、创业生态峰会等活动,搭建女性创业展示交流平台,促进创业要素对接,放开创业担保贷款户籍限制,推行“公共+市场”创业担保贷款模式,优化融资服务,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妇女创业资金难题;以落实就业岗位为重点,对就业困难妇女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援助,加大公益性岗位统筹开发力度,过渡性安置就业困难妇女就业。



责任编辑:崔春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