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两纲

大连出台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2022-05-31 07:41:01 来源:大连发布

5月27日,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请大连市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市妇女联合会主席、新闻发言人高飞,大连市教育局副局长赵玉宝,大连市公安局分管局领导高锋,大连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华,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邢军,对大连市近日出台的《大连市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和《大连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进行解读。

大连市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市妇女联合会主席、新闻发言人 高飞

两个《规划》明确了

未来十年全市妇女儿童

发展总体趋势

日前,大连市正式审议通过了《大连市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大连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两个《规划》,明确了未来十年全市妇女儿童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美好愿景。

大连市妇女儿童发展

基本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大连市常住人口745.08万人,其中女性人口374.06万人,占50.20%,0~14岁人口86.79万人,占11.65%。大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妇女儿童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先后制定了四个周期的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持续推动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别是2011-2020年大连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妇女儿童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规划设定的各项目标较好实现。

■ 截至2020年,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妇女人均预期寿命84.04岁,比男性高5.25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 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从2010年的10.84/10万下降到2020年的7.16/10万,远低于2020年全国16.9/10万、省10.8/10万的同期水平;

■ 婴儿死亡率从2010年的3.68‰下降到2020年的2.43‰,低于2020年全国5.4‰和省3.4‰的同期水平。

妇女儿童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市、县)评估,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到48.2%,位列全省第一位。

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和决策管理情况持续向好。市人大代表中女性比例从2010年的14.51%提高到2020年的30.09%、市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从2010年的23.23%提高到2020年的28.82%,区(市)县人大代表中女性比例从2010年的23.25%提高到2020年的37.14%、区(市)县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从2010年的27.58%提高到2020年的34.98%。

妇女儿童社会福利保障力度不断加强。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

妇女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彰显。

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弱势群体得到更多关爱和保护。妇女儿童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两个《规划》起草的

背景与编制过程

两个《规划》的起草,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发展妇女儿童事业的重要实践。两个《规划》的制定是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已编制实施了三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在全面评估第三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新时代妇女儿童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制定第四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旨在消除妇女儿童发展在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差距,加强对妇女儿童思想的引领,提升全社会性别平等观念和儿童优先意识,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健康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全市妇女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妇儿工委的统一部署要求,市政府妇儿工委组织开展了两个《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家庭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省、市有关领导关于两个《规划》编制工作的部署要求和批示指示精神,广泛征求妇女群众、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以及市政府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各区(市)县妇儿工委意见建议,组织专家评审,反复研究论证,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为未来一段时期大连市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两个《规划》的

主要内容

妇女《规划》包括健康、教育、经济、参与决策和管理、社会保障、家庭建设、环境、法律8大领域,新增家庭建设领域,82项主要目标任务、96项策略措施。

儿童《规划》包括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7大领域,新增安全和家庭两个领域,79项主要目标任务、92项策略措施。

两个《规划》既保持延续性,又具有新的特色和亮点。

(一)在目标任务上,坚持对标对表,守正创新

■ 两个《规划》基本涵盖国家、省设定的所有目标任务,具体量化指标均高于或等于国家和省目标值,其中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27项目标值高于省目标值;

■ 将省新“两规”中“妇女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比例提高”等10项定性目标进行量化;增设33项本地特色指标,如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覆盖率达到100%(以县为单位统计)、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覆盖率达到100%等。

(二)在策略措施上,坚持服务大局,立足本地

■ 两个《规划》策略措施总体比省新“两规”多4项,增加加强女性相关产品质量监督等策略措施;

■ 延伸设置加强农村社区建立具有养老服务功能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建设、为符合救助条件的0~16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和生活补助等群众关切的策略措施;

■ 提出实施大连市城乡“两癌”患病低保妇女救助项目、推动建立贫困危重孕产妇抢救基金、推动提高妇女生育保障待遇水平、开展“好家风·她力量”家庭工作品牌建设等160余条具有大连特色的创新细化举措。

(三)在总体内容上,坚持突出重点,持续发展

一是更加注重坚持党对妇女儿童事业的全面领导

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编制落实两个《规划》首项基本原则,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规划组织实施和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

二是更加注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把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各项策略措施的聚焦点,强调重点保障特殊困难妇女儿童群体权益,强调缩小妇女儿童发展的城乡、区域、群体差距等,如将推动对适龄女性HPV疫苗接种等妇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纳入规划,回应妇女儿童的需求和呼声。

三是更加注重对广大妇女儿童的思想政治引领

强调加强妇女儿童思想政治引领,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主题贯穿始终。引导妇女儿童听党话、跟党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是更加注重引导支持妇女儿童发挥主体作用

首次将“充分发挥妇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半边天’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列入指导思想,为妇女儿童参与大连市“两先区”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提供保障。

五是更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增设“妇女与家庭建设”“儿童与家庭”两个领域,推进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注重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面对家庭结构和家庭规模变化对现代家庭功能实现和家庭自我发展能力的挑战,明确提出建立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的家庭友好政策,强调男女共担家庭责任,共担家务劳动等目标任务和策略措施。

六是更加注重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

提出全面保护儿童安全、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的目标和举措。如增设在公共场所女性厕位比例要求,提出在超市、场馆、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建设规划中,女性厕位与男性厕位的比例至少为3:2,人流量较大的场所提高到2:1。提出在疫情等突发事件中统筹考虑妇女特殊需求,优先保障女性卫生用品、孕产妇用品和重要医用物资供给等措施。提出推进妇女友好设施建设和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七是更加注重融入数字大连、智造强市和营商环境建设

提出“促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计算机仿真技术等在妇女儿童发展各领域、各方面的创新应用”,以及“为数字大连、智造强市培养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等策略措施。

八是更加注重人口老龄化、“三孩”、教育“双减”等大的政策背景下妇女儿童的服务保障

提出建立健全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以上的目标和相关策略措施。为减轻生育家庭负担,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城乡居民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推动提高妇女生育保障待遇水平的措施。

九是更加注重引领保护妇女参与决策管理和社会治理

注意提高妇女参与社会事务和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增设从各行各业青年女性中发展党员,确保党员代表大会中女党员代表保持合理比例的目标;提出完善女干部预警机制,在领导班子出现空缺且未配备女干部的情况下,提前预警,同等条件下注重优先选配女干部措施等。提出促进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中的女性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四)在组织保障上,坚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明确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规划实施责任、完善规划实施制度机制等九项保障措施,提出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组织领导等五项监测评估要求。

新规划绘就新蓝图,新规划开启新征程。下一步,大连市政府妇儿工委将重点从三个方面组织推动两个《规划》实施。

一是做好宣传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扩大两个《规划》知晓率和覆盖面,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妇女、关爱儿童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培训

开展分层次、宽领域的培训,提升政府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和人员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推动两个《两规》开好局、起好步、见真效。

三是推进落实

制定1+N实施方案,妇儿工委制定总实施方案,各成员单位按照任务清单,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目标、责任等。建立监测评估工作机制,制定监测统计指标体系,推动两个《规划》中各项措施落地落细落实、各项目标如期实现,妇女儿童真正受益。

大连市教育局副局长 赵玉宝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保障少年儿童

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近年来,大连市紧扣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主题,坚持“五育并举”“三全育人”,不断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规范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全市教育工作服务城市振兴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下一步

大连市教育局将协同相关部门

认真落实《规划》要求

着重加强三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素养提升。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实施能力,中小学“一校一案”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大力提升青少年劳动素养。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推动学校与社会资源的联动融合,强化劳动体验。

强化体育、美育教育,开齐开足上好体育、美育课程,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审美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是持续打好“双减”攻坚战

以全面构建大连市教育新生态为目标,以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为导向,提升校内教育质量,规范校外教育培训,坚持“减负”和“提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缓解教育焦虑情绪,重塑良好的教育生态。

大连市教育局将今年基础教育领域管理主题确定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

学前教育领域,大连市教育部门在全省率先启动“双普”(普及、普惠)达标工作,借力省级教学成果奖的推广,推动学前教育保教质量的提升。

义务教育借助优质均衡县区达标验收工作实现办学条件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的目标。

这些是大连市为实现负担更轻、质量更高、更加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所采取的强力举措。

三是大力强化家庭教育

一方面,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

以多种途径和方式,面向家长系统宣讲《家庭教育促进法》等相关知识,指导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

教育部门将有计划地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亲子教育实践活动,并且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到各地方政府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中。

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家校联系

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访等多种途径密切家校联系,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大连市公安局分管局领导 高锋

依法严厉打击和震慑

家庭暴力等违法行为

一直以来,大连市公安局对家庭暴力等侵害妇女儿童权益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以“枫桥经验”为引领,深入推进“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本着“多元保障、平安共创、规范执法、精准防控、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原则,不断加大家庭、婚恋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强化源头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和震慑家庭暴力等违法行为。

仅2021年,全市公安机关就受理家庭暴力警情2200余起,制作《家庭暴力人员管理档案》232份,有效地预防了家庭暴力行为的激化升级,有力地促进了家庭和谐和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将认真落实新“两规”,扎实做好反家暴等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

在反家庭暴力宣传方面

采取多媒介、多载体、全方位地进行宣传,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自媒体等多种媒介载体进行报道宣传,广泛宣传家庭暴力行为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教育和提示受害者如何运用《反家暴法》维护自身权益,如何及时保留证据、举报家庭暴力行为,使反家暴维权意识和基本常识真正地入耳入脑入心。

在健全完善反家庭暴力制度方面

建立三项反家暴工作机制。

一是快速反应机制

在市局警务指挥部专门设立家庭暴力专线,使得家庭暴力报案第一时间传到事发地派出所,事发地派出所在接到警情后立即调派警力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及时收集证据,查明事实后依法处理,对不构成处罚需要告诫的,按照相关规定启动告诫程序。

二是跟踪回访机制

家庭暴力行为通常具有多发性、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为彻底根除家庭暴力行为,全市各基层派出所积极会同基层妇联组织在日常排摸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曾有过家庭暴力行为和有家庭暴力倾向的重点家庭进行定期帮教回访活动,落实各项帮教措施。

三是定期例会机制

全市各派出所与基层妇联组织和社区(村)委会,建立了信息联系和定期例会机制,及时将辖区内已调处的家庭暴力案件和当事人回访掌握的信息、现实表现等跟踪随访情况进行交流、研判,及时完善各项工作措施,坚决防止因矛盾纠纷激化升级而发生家庭暴力人员铤而走险的案(事)件。

在工作措施落实方面

提出“三个不准、六个用心”工作举措:

三个不准,即不准推诿家庭暴力案件,不准以告代罚,不准泄露当事人隐私;

六个用心,即用心接听每一个电话,用心接待每一名群众,用心答复每一个问题,用心办好每一件事情,用心受理每一件案件,用心完成每一项任务。

公安机关将以此次新“两规”实施为契机,持续推进反家暴工作常态化、精细化和社会化,努力形成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氛围。

大连市民政局副局长

新闻发言人 王华

为困境儿童群体

提供福利保障和关爱服务

大连市民政部门按照大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要求,建立起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机制和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爱滋病感染儿童给予基本生活福利保障,保障标准位居全省前列。

对于不同程度的困难儿童分别给予特困救助、最低生活救助和临时救助保障措施。目前全市4182名各类困境儿童均纳入保障范围。

未来10年

大连市民政部门将认真落实

新《规划》的工作部署

着重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健全儿童福利保障和救助制度体系

完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机制,加大困境儿童保障力度,合理提高儿童福利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提升困境儿童的生活质量,逐步建成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与儿童需求相匹配、与相关福利制度相衔接的适度普惠型儿童保障制度体系。

全面落实“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和“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确保每个孤儿在就医、就学方面不受经济压力,都能病有所医、学有所教。

二是进一步加强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工作

■ 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工作原则,监督引导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履行监护主体责任,提高家庭监护意识和能力。

■完善和发挥未成年人保护热线功能,及时受理儿童保护相关诉求,形成“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服务机制。

■ 加强基层关爱服务力量,指导街道乡镇、村居委员会做好整合资源、走访排查、对症施救等服务工作。

■ 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儿童关爱服务,推进职业化儿童服务业发展,依托专业社会组织针对儿童不同特点和需求,开展专业化、个性化社会服务。

■ 将更多的儿童服务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引导社会服务资源向困境儿童、困难家庭、城乡社区和农村地区倾斜。

三是进一步强化儿童救助保护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

■ 积极开展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工作,实施新的儿童福利院建设工程,推进养育、康复、教育、医疗、社会工作一体化发展。

■ 加强市、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确保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五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上下衔接通畅,及时有效落实。

■ 加强基层儿童工作者建设,配齐配强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居)委员会儿童主任,让专人专职开展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定位更加明确,任务更加清晰,织密织牢儿童救助保护服务网络。

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邢军

全面呵护

妇女儿童生命周期

身心健康

新“两规”提出了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促进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落实“三孩”政策,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等要求,市卫健委将围绕以上工作重点确定具体策略措施。

持续推进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体系能力建设

■ 建设完善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为支撑、民办医疗机构为补充,保健与临床相结合、覆盖全市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

■ 不断提升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管理水平,努力提供高质量的保健服务。

持续优化妇女儿童生命全周期服务管理模式

创新妇幼健康保健知识宣传方法手段,针对婴幼儿、儿童、孕产期、更年期等妇幼群体的健康需求,坚持保健与临床结合,构建为妇女和家庭提供宣传教育、咨询指导、筛查评估、综合干预和应急救治等全方位的保健服务模式。

持续提升妇幼公共卫生服务内涵质量

积极推进出生缺陷筛查、诊断和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建设,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不断扩大提升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病种范围。加强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和诊断技术的创新应用,提高早诊早治率和诊治质量。

新“两规”围绕完善落实“三孩”生育配套支持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出了四个方面保障措施。

全面落实“三孩”生育政策

加快推动出台《大连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大连市实施<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办法》,细化落实省《条例》规定的各项生育支持政策。

全面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 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充分整合项目资源,构建完善覆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等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

■ 全面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孕早期检测率。

全面落实母婴安全制度

■ 完善医疗机构产科、新生儿科质量规范化管理体系,提升产儿科质量安全水平。

■ 全面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充分发挥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作用,畅通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抢救绿色通道,守住母婴安全底线。

全面提高普惠托育供给

■ 强化政策引导,综合运用住房、财政、人才等支持政策,扩大本地区托育服务供给。

■ 建立健全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推动建设一批承担指导功能的示范托育服务机构。

■ 鼓励和支持托幼一体化发展模式,不断增加普惠托育托位供给。



责任编辑:陈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