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kaiyun开云体育app下载 > 地方 > 四川

成都岷江村将推动经济发展和关爱儿童工作“一起抓”

10年铺就留守儿童“归零之路”

2022-05-19 11:17:31 来源:中国妇女报

“80后”的张利,对改变感到满足。

与所有一年级小学生的妈妈一样,她“早晚接送,上班、家务,辅导作业”,生活被填充得满满当当。

7年前,尚在上海打工的她,在一家火锅店日复一日地洗菜、端盘、服务客人,只有偶尔的空闲,想念从小就养在岷江村公婆身边的儿子。

那时,张利没有想过,回到距离四川成都市区仅20多公里的岷江村。她和丈夫都明白,“外面才有赚钱的机会”。

从2010年开始,“给村里规划未来目标,让孩子们的父母回家就列进去了。”村党总支书记、妇联主席陶勋花说。那一年,她刚刚因为“干好妇女工作”累积的“人气”,成为“村书记的不二人选”。

“温江区100多个村,我们是‘尾巴村’。”

“村里有18个留守儿童,全区最多。”

2011年,新一届的村领导班子常常把这两组统计数据放在一起考量。

推动村经济发展和实现留守儿童“归零”,逐渐变成“一起抓的事”。

村干部开始“多叨叨”

第一次知道“原生家庭”这个词,张利感觉,“找到了很多问题的根源”。

在她的儿时,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她很小便开始当家,“自己管自己,一直缺爱,缺安全感,不自信”。张利说。

在上海打工时,她的婆婆杨佳琴突然开始念叨,让儿子儿媳回来,她自己带孙子,“总感觉孩子不活泼”。

村里很多人都开始注意一个身边的例子。村里一个小孩,从小父母不在身边,不仅成绩不好,还有心理健康问题。

杨佳琴开始担心,“孙子将来也会变成这样”。

张利开始渐渐打定主意:“我不想我的孩子和我一样。”

“留守儿童,村里再怎么关爱,都难以解决根本问题。”长年担任村妇代会主任和村妇联主席的陶勋花记得,十多年前开始,开云注册送 、民政部等多个部门,年年都会出台各类关爱留守儿童的措施。

建儿童之家、4点半课堂,组织爱心妈妈、寒暑假活动、亲情连线活动……在岷江村,都一样不落地开展,孩子们也确实感受到了来自各界的关爱,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孩子们只有看到爸爸妈妈时,眼里才有光”。

村里18个留守儿童家庭,被一一记录在案。村委会达成了一个共识,不回家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要改变的是父母、爷爷奶奶的观念。

第一个方法就是“多叨叨,多举例”。

“孩子还是要爸妈多陪伴才行”“爸妈的爱,我们谁都代替不了”……无论是大会小会、发通知打电话,还是走访家庭、日常聊天,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话总被村干部们挂在嘴边。

“70后”宋俊茹便是在这些“叨叨”中,突然意识到,大儿子和自己总有隔阂的原因,“是陪伴太少”。年轻时为了在村里专心赚钱,扩大产业,她和丈夫常年把大儿子放在娘家,成了娘家村的留守儿童。

有了老二后,即使生意已不如往年,宋俊茹和丈夫再没离开过孩子。“无论怎样,都要留在村里,陪着孩子。”坐在客厅里一面贴满小儿子奖状的墙壁前,宋俊茹说。

村里有了“就业岗位”

“做过衣服、钩过花,还做过熊猫系列文创产品,是出口‘一带一路’的订单,每月能增收上千元。”杨佳琴回忆,前些年,几乎每一类培训,她都参加,只为了给家里增加一份收入,使儿子儿媳能快点回家。

父母能回家,岷江村不能穷,这个道理从村民到村干部都知道。

从2015年开始,以居家妇女为主体,订单式的缝纫培训、钩针棒针培训、手工编织等各类培训几乎年年在岷江村开展。至今已培训上千余人次,建设了各类就业实业培训基地,打造了上百平方米“指尖上的爱”手工艺品生活馆……

村里还积极谋划,“找一条收入更稳定、岗位够充足的路子”。

彼时,“美丽乡村”建设是热词,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岷江村顺势想到了村里依山环水的生态环境,以及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等闲置资源。

岷江村由原岷江村、胜利村合并设立,辖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20人1852户。村庄不仅东临河畔,河流的一条小渠还穿村而过,形成了一座四面环水的乌龙岛。

2017年,靠着青山绿水,村集体不断与企业和村民协商,成功吸引了一家帐篷民宿酒店在乌龙岛上入驻,一下解决了30余名村民就业。

这其中,就有刚刚回到村里的张利。

尝到了甜头,岷江村开始采取多种方式来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进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垃圾分类等生态保护工程,继而又吸引了“工坊”“书院”等多种结合村庄特色的民宿酒店入驻。

2017年以来,岷江村已建设农旅项目24个,加快建设项目10个,还计划引进项目6个。2020年,岷江村被命名为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

“每一个项目都优先吸纳本村村民就业。村民不仅可以获得租金、参与分红,还可以就地就业。”翻看村里的账本就能发现,加上仍在持续开展的居家灵活就业项目,“村民在村里收入,与在外打工差不多了”。

第二个孩子出生后不久,张利的丈夫也回了村,在附近做小工程。

如今,民宿经营、餐饮经营、房车营地经营等各类培训在岷江村常年开展,已培育了“资质”酒店管家50余名、花木匠人240名、女红186名及其他技能人才近千人,且正在培育储备1008个民宿“主人”,为游客实行定制化服务。

张利已经在打算,用自己在民宿酒店工作的经验,以及通过村里培训所学,自己做乡村民宿。

2021年,岷江村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达3.7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达65万元。

同样是在这一年,岷江村正式宣布,18户留守儿童家庭全部清零。

村民观念正不断更新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农村要想发展,必须把农民留在家乡。岷江村已经从“人气回暖”中找到“发展密码”,大家都相信,“人人有事做,人人有钱挣,人人留下来”就是方向。

宋俊茹不仅每天经营自家的生意,作为村民小组组长,她还要忙碌村里的公事——打扫院落、垃圾分类、召集村民开小会……宋俊茹说,她忙“公事”,也是为了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学会为他人服务、为村庄做贡献。

张利和丈夫则不再只是简单地陪伴孩子,他们还常常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知识,带着孩子野炊、做游戏,口中常常蹦出“有效陪伴”等专业词汇。

村里没有留守儿童了,儿童的发展仍是岷江村重点工作之一。

“读书会”“做花篮”“植物拓印”“包水饺”等各种手工活动,以及防溺水、防性侵等安全小课堂等,在节假日及寒暑假里丰富开展,村里的民宿酒店则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场地支持。

就在不久前的母亲节,村里在新开的“趣开营”木屋营地里,为孩子们开展了一场感恩母亲的亲子活动。

当天,下班回家较晚的张利,也收到了来自儿子的祝福,孩子给她捶背,感谢妈妈的辛苦付出。

“回来是对的。”张利说,村里未来发展让人期待,孩子的未来更可期。(任然)



责任编辑:陈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