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两纲

四川成都玉东社区多年致力于打造儿童友好环境
儿童优先 打造小康未来版

2020-07-21 10:57:20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任然 许真学

□ 见习记者 刘昱卓

佘思霖除了是一名初二学生外,还有一个他认为“很酷”的身份——“玉东少年派”理事长。

担纲理事长3年来,他和其他几位小“副理事长”、小“秘书长”,召集了100余人次小朋友,在四川成都武侯区玉林街道玉林东路社区(下称玉东社区)开展、参与了近百次活动。

“活动大致有爱心类、社区管理类和自我发展类。”今年14岁的佘思霖,脸庞稚气未脱,谈起“玉东少年派”,用词很注重“专业”性。

2016年,玉东社区成立了“玉东少年派”。“成立儿童自组织前,我们已有十余年儿童友好视角的社区工作经验。”玉东社区党委书记杨金惠说,在她看来,为孩子们打造出一个安全、健康、有全方位支持的友好环境,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而儿童即是未来,让儿童和环境共成长,则是社区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保障。

在成都,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和组织与杨金惠有共识,2019年年初开始,成都市妇联依托儿童之家示范项目建设,启动了儿童友好社区试点工作。在市妇联以及武侯区妇联、成华区妇联等各级妇联的助力下,今年年初,全国筛选出了89个中国儿童友好社区首批试点,成都市占27席,玉东社区便是其中之一。

在这样的理念和推动中,玉东社区针对儿童的工作已从最初的简单关注关照转变为全方位支持,儿童也不只是被服务对象,还成长为在社区为自我发展发声的小主人。

平均每周4.08场儿童活动

“儿童视角已成为日常。”玉东社区党委委员,主要负责儿童工作的廖星说,社区的每一处环境细节、每一项工作、每一项活动里都有尊重儿童的体现。

玉东社区今年新打造的共享玻璃房里,廖星随手一指,就能说出一处考虑儿童友好的细节。“木地板、软木桌,以及桌角呈圆弧形,板凳、搁板、吧台都没有任何锐角,都是在打造时特意选用。”

透过共享房子的落地玻璃墙,是社区小广场。“广场上大片绿地,也都改造成了孩子们的小菜园。”廖星说。

廖星特意介绍了广场上的一个“共享玩具箱”。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小朋友们在此玩耍时,带出来的玩具很单一,偶尔还会发生争抢的现象。于是社区发起“共享玩具”活动,邀请小朋友们把闲置玩具放进“箱子”里一起玩。

这样的温情小活动,在玉东社区几乎天天都有。“平均每周活动4.08场,每年活动服务人次不低于4000人。”杨金惠说,“社区的美好其实就是孩子们的笑声。”

杨金惠总结,能让儿童友好视角融入社区的细节和日常,来自社区十余年时间构建出的一个互促支持体系,包含越来越先进的社区成员儿童友好理念、内容越来越丰富的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以及多家社会组织提供的专业项目服务。

在早期针对困境儿童的救助时,社区建立了包含妇联、民政、公安、卫生中心、学校等各类相关机构组成的联动机制,如今协作的部门及所包含的内容已扩展到儿童服务的多个方面。

近几年,社区链接了市妇联、民政局、文明办等部门资源,引进了七八家社会组织,每年在社区开展正面管教、周末厨房、亲子读书会、儿童艺术、健康心理、红色教育、亲密关系等各类专业项目。

这样的环境支持,也给儿童提供了自我发展的良好土壤。

儿童成为社区小主人

在玉东社区居委会楼前,摆放了两排、十余个一米长的小木箱,里面种着各种蔬菜,每个箱子上都有管理小菜园的家庭名牌。

“原来这块地方是停车用的,变成了‘一米菜园’摆放地,是孩子们自己争取的。”佘思霖的母亲唐黎说,这是至今让她最为孩子骄傲的事。

“玉东少年派”几位核心成员,第一次参加社区微基金项目申请时,不仅介绍了活动,还在项目答辩过程中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其中就有他们无处安放的“一米菜园”箱子。

唐黎讲述,“一米菜园”是早前社区开展的亲子活动内容,原来摆放的地方较偏僻,阳光不充足,还常遭到破坏,孩子们看中了居委会楼前的停车地,在项目答辩时,请求社区的大人们把这块地方让出来。“孩子们用还有些奶气的声音说出这个诉求时,大家一下觉得他们也是社区的小主人了。”

当年,佘思霖只有10岁,最小的孩子6岁,不仅他们的请求得到了在场居民的全票支持,22个申请社区基金的项目中,“玉东少年派”还拿到了最高分。

此后,几个小朋友几乎把所有的节假日时间都泡在了申请的活动开展中——摆放共享单车、捡垃圾进行分类、为孤寡老人送爱心粥、开设跳蚤市场、与其他区域的小朋友们合作科普活动。

孩子们不只感觉生活变得多彩快乐,“我眼中的世界也越来越大,不只是课本和书本。我还觉得,自己肩负的责任越来越大。”佘思霖说。

唐黎介绍,孩子们已在社区进行了两次项目申请。第一次是家长们为主,带着孩子商讨内容、写项目书、制作PPT;第二次家长只是辅助;今年将要开展的第三次,孩子们将全程自主。

“这一次,我们想申请一些自我能力提升的项目,比如读书会、培训会。”佘思霖说,“只有能力提升了,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我们应当承担的责任。”

作为玉东街道的居民,在唐黎看来,社区打造儿童友好环境,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更多福祉,还助力了家庭成长。“因为有了‘玉东少年派’,家庭也参与到社区活动和各项事务中来。”唐黎举例,“社区志愿者原来基本都是老人,近几年,已发展出了30余名青年志愿者。”

以儿童工作带动家庭工作,还是社区妇联主席、武侯区妇联兼职副主席杨金惠积累的经验和未来重点着力的方向。“社区工作要‘破局’,从儿童入手是一个好的突破口。”杨金惠联想到此次的疫情防控,“家庭因为关注孩子的学习、成长而紧密连接,没有成为‘孤岛’,为此我们通过对社区儿童给予紧急防疫物资支援和儿童系列线上线下艺术参与等方式,连接了600多个儿童家庭,建了3个群,并推动他们此后参与社区活动。”

拥有这样思路的还有成都市妇联。“目前,我们的时代已从原来的‘生产计划驱动’转变为‘美好生活驱动’的城市哲学。”开云注册送 执委、成都市妇联兼职副主席郑胜兰,在近期有关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议的发言中表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将在城市和社区层面,逐步构建起面向儿童及其家庭的服务体系。把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城市将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陈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