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kaiyun开云体育app下载 > 地方 > 安徽

首个省级服务规范正式实施满月“徽派”儿童主任:杜绝监护缺失

2020-07-13 13:51:24 来源:中国妇女报

儿童主任上岗、这份《规范》出台,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多方关爱留守儿童却始终留有“关爱空白点”的状况,明确责任主体,解决留守、困境儿童父母走后无人管、监护质量低、缺乏关爱等问题,打通保护留守、困境儿童“最后一公里”。

“她们甚至促使我反省是否对自己的孩子有疏失。”说到这,安徽省民政厅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科长吕金兵不好意思地笑了。在参与安徽省《儿童保护专干工作规范》制定到省《儿童主任服务规范》立项、起草到送审、发布的三年多时间里,这位年轻的资深民政干部,无数次到省内各乡镇、村实地调研,与儿童专干(主任)们面对面聊天,“她们一说到孩子就停不下来。那绝不只是一份工作,是发自内心的付出和关爱,有情怀在里面”。

儿童主任,在2019年4月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定义为“具体负责村(居)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

今年6月19日,经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批准,全国首个省级《儿童主任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发布实施。全文8页,6000余字。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注意到,除去一页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情况登记表、一页儿童侵害情况上报表、一页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核销表,一页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正文内容仅4页,近半数条款仅单行表述。“言简意赅,全是‘干货’,方便儿童主任学习、操作。”吕金兵说,“一切都是为了确保每一名儿童免于监护缺失,获得最大程度的关爱。”

4年“儿童保护”实践催生《规范》

在安徽,“儿童主任”并非一个全新的职位。

安徽是劳务输出大省,2016年底省民政厅开展的一次调查显示,全省有留守儿童约80万人,其中1.1万名享受低保。近年来,省民政、妇联、团委、教育等多部门联合出台多种举措关爱留守儿童和各类困境儿童。

2016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村(居)民委员会要设立由村(居)民委员会委员、大学生‘村官’或者专业社会工作者等担(兼)任的儿童福利督导员或儿童权利监察员,负责困境儿童保障政策宣传和日常工作,通过全面排查、定期走访及时掌握困境儿童家庭、监护、就学等基本情况,指导监督家庭依法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并通过村(居)民委员会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情况。”

仅一个月之后,安徽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村(居)民委员会要指定村(居)委会成员担任儿童保护专干”。

随后,以村(居)为单位,大多由村(居)两委成员兼任的17765名儿童保护专干配备到位,基本实现全覆盖。

“但从一年的基层实践来看,村(居)工作繁杂,儿童保护专干普遍存在能力欠缺的问题。”从2016年起接手儿童保护相关工作的吕金兵,在数次一线走访、思考后意识到,“即便做不到专职,也要专业。儿童保护是系统工作,她们要承担的大量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基础性工作,比如信息筛查与管理、评估与帮扶、法规政策宣传等,急需建立规范化的服务体系。”

2017年3月,安徽在全国首个出台《儿童保护专干工作规范》,明确规定儿童保护专干的职责、工作内容,“印刷成简明扼要的《手册》,方便专干们查阅”。

“职责明确了,还需要作出定量要求。”一直在实践中思考“如何改进,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的省民政厅相关部室,进一步探路——

2018年夏天,省民政厅提出《未成年人保护专门干事服务规范》的立项申请,9月,经原省质监局通过申请。2019年2月、4月、5月,由来自安徽省流浪乞讨救助指导中心、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池州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肥东县民政局人员组成的起草组,先后赴蚌埠、宿州、六安、宣城、阜阳等地进行调研,形成初稿。

2019年5月10日,一场论证会在省民政厅会议室举行。“高校儿童问题研究学者、法律专家、福利机构、市县民政部门、儿童保护专干代表,20多人汇聚一堂。”吕金兵记得,大家围绕初稿畅所欲言,或许是因为对“儿童保护”有一种情怀,不少人一张嘴就停不下来,原定半天的会议,硬是延长至一整天。

吕金兵回忆,这场论证会开得很有价值,大家从理论研究和基层工作实践出发,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比如,建议增加“儿童主任的任职条件”;增加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核销制度;增加儿童侵害情况上报表等,“这些都是我们坐在办公室很难想到的细节”。

5月末,修订完善后形成的《未成年人保护专门干事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发布,再次征求意见,“又收到来自各方的20条意见,有人提出,流动儿童也需要关注,我们再修订完善。”

2019年4月末,民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在乡镇(街道)设儿童督导员、村(居)设儿童主任。省民政厅也将送审稿修改为《儿童主任服务规范》。

明确责任主体,打通保护留守、困境儿童“最后一公里”

记者注意到,与2017年那份《规范》和民政部发布的《意见》相比,新出台的《规范》更精炼、明确,更具操作性——

用更精练的语言阐释了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11个术语和定义;

明确了儿童主任的任职条件,包括无违法犯罪记录、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基础或经验,接受培训并考核合格;

明确履职守则为儿童优先原则,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非歧视原则,依法保护原则和保密原则;

在工作要求条款中,将过去频繁使用的“定期”细化为更明确的固定期限,如:初次访视后,每年不少于1次访视儿童家庭;每学期与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一次联系;发现儿童遭受侵害的24小时内,填写并上报至儿童督导员和村(居)委员会等;

基本服务内容中,明确儿童主任的工作包括家庭访视、侵害上报、联系学校、关爱服务、场所管理;

在重点服务对象内容中,分农村留守儿童,以及困境儿童中的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病儿童、重残儿童、受监护侵害儿童等类别,细化儿童主任的工作职责;

增加儿童主任在发现儿童监护人异常状况下的监护评估、监护指导、监护确认及强制报告制度,另外还包括以关爱为目的的亲情抚慰、心理疏导、安全教育等工作;

明确如何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进行“一人一档”建档、管档。

“条理清晰,几乎囊括了现实中儿童可能遭遇的监护缺失、被侵害等情况,即便是没有接触过相关工作的人入职儿童主任,对照条款也能快速掌握工作要点。”吕金兵表示,“儿童主任上岗、这份《规范》出台,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多方关爱留守儿童却始终留有‘关爱空白点’的状况,明确责任主体,解决留守、困境儿童父母走后无人管、监护质量低、缺乏关爱等问题,打通保护留守、困境儿童‘最后一公里’。”

事实上,多年民政工作实践和对家庭教育、心理学等更多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思考,也让《规范》的主要起草者吕金兵,对一些条款的增加多了些“执着”。

他重点说到自己坚持增加的条款:“儿童主任要引导农村留守儿童父母每月至少与留守子女联系一次”;“在多次走访、研究后,我感觉到留守儿童父母每年与孩子联系一次与每月联系一次,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发展的影响差别巨大。”吕金兵语调激动:“儿童主任和社会的关爱,终归只是外部干预,要想预防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行为偏差,亲子关爱更加重要。”

“看见了孩子们眼里的光芒”

4年脚踏实地的实践,一次次细化的《服务规范》,早已让“儿童保护”理念根植于全省各村(居)的1.8万名儿童主任心中。

肥东县,是安徽儿童主任工作先行先试地,如今这是省内该项工作的“标杆县”。2017年,县财政专门投入1235万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按照每人每年3.5万元的标准,在全县20个乡镇(园区)331个村(社区),全部配备督导员和留守儿童保护专干。确保每个村都有1名专干,每个乡镇都有1名督导员。

“按照当年的招聘要求,这些专干和督导员都是45周岁以下的女性,来自本村(居),熟悉风土人情,方便开展工作。”县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心主任陈良斌介绍。

37岁的金冉冉,原本是肥东偏远乡村学校教师。常年早出晚归,无法照顾家庭和两个孩子,她选择了应聘店埠镇镇北社区儿童专干(主任)。

“或许是一直做教师,常年跟孩子打交道,又是本社区人,上手很快。”2017年7月上岗后,经过入职培训,金冉冉迅速融入,按照《规范》有条不紊开展工作,“跟17个村民组长,包片社区干部,计生专干、妇女主任一起,用一个月时间,把所有16周岁以下儿童家庭全部摸排一遍,最终确定10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

填报父母、监护人信息,深度走访家庭,签订责任协议,与社区“两委”干部建立包保联系责任制,“3年来,受关注儿童数量从10名减少到7名、5名,再增加到7名,我们的关爱服务一如既往。”金冉冉说,“利用晚上、周末孩子在家的时间家访,次数远超过《规范》要求。与孩子的监护人、父母经常性联系。利用开展活动的机会与孩子的老师沟通交流。每年社区开展活动超过40场,包括‘六一’、端午等节点的常规活动,以及与专业机构合作的安全教育、疾病防控、防拐骗、科普教育、家庭教育活动。”

社区男孩小浩(化名),父亲做过换肝手术,全靠母亲做漆工养家,去年也摔伤留下残疾,夫妻俩全部申请了低保。“每周都要去他家看看,跟孩子聊聊天,辅导辅导学习,只要开展活动,都要邀请小浩参加。考虑到他的家庭状况,我今年也帮孩子申请了低保,正在等待审核。”金冉冉说,“最初看到小浩时躲闪的眼神已经不见了,他眼里有了光芒,和其他孩子一起参加活动时,积极互动,开怀大笑的样子,让我看到了这份工作的价值。”

入职刚满一年的店埠镇半店社区儿童专干(主任)龙美君,33岁,纤瘦细腻,刚说起社区困境儿童小欣怡(化名)就红了眼眶。欣怡的父母离婚后,父亲失踪,母亲去了外地再没了消息,爷爷在工地上打工,只有年迈的奶奶照顾她。

“去年夏天走访时第一次见到欣怡,看到她不合体的衣服,满腿被蚊子咬后留下的伤疤,同样是母亲的我,眼泪一下就流下来了。她看到我,不敢抬头也不敢说话,很害羞。”曾在培训机构做老师的龙美君,学过一些心理学知识,加上入职培训时学到的“沟通破冰技巧”,龙美君每天从欣怡家门口路过时都要跟她打招呼,“再来一个大大的拥抱”。

一年来,这个几乎没有被拥抱过的9岁女孩,“渐渐不再回避,会大声喊我阿姨,跟我聊心事。第一次被她主动拥抱时的开心、激动,就像当初看到自己孩子第一次说话、走路”。

采访中,陈良斌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县财政已累计投入4448万元用于基层服务人才配置。累计投入330万元,用于引入专业人才队伍开展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心理健康测评、户外拓展等活动。

三年来,原本只是应聘做儿童专干(主任)的金冉冉们,在融入村(居)开展工作的同时,也已承担起更多职责以外的工作。“儿童保护关爱需要多方合作,我们要完成《规范》要求,必须借助其他力量,他们帮助了我们,我们也没有拒绝的理由。”金冉冉和龙美君相视一笑,说,“都是为了孩子!”



责任编辑:陈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