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

高低之间:科摩罗女性复杂的婚姻家庭地位

2020-01-15 11:11:38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早在2012年,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就曾郑重关切科摩罗高频发生的家庭内部暴力侵害女性事件;

近日,法国媒体曾报道过一起逃婚事件,当事科摩罗女性因拒绝嫁给家族安排的远房亲戚而离家出走……

这些社会新闻与我们对科摩罗女性的认知有所出入,毕竟2013年,在汤姆森路透基金会发起的阿拉伯世界妇女地位排名中,这个位于印度洋西南部的非洲群岛国家曾一举夺魁。

得益于这里深厚的母系氏族传统,女性拥有房产,结婚时穿金戴银,风光“娶夫”,备受瞩目。这样看来,面对科摩罗女性的婚姻家庭地位问题,我们不可一概而论,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细节需要我们了解和关注。

从“为人女”到“为人妻”

科摩罗女孩肩负成家的重任,为她打造一栋婚房是她的兄弟和舅舅不可推卸的责任。法国人类学家苏菲·布朗歇的研究表明:在传统社会,男孩子们10岁左右就会陆续离家居住,而女孩则一直被养在深闺,几乎每次外出都有兄弟随行保护,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家人决定或接受她的结婚对象,并举办婚礼。科摩罗有一种特别的婚俗,名叫“大婚”,家境殷实的新人向当地政府捐赠财物,宴请亲朋好友和名人显贵,载歌载舞数日才能结束,女孩通过大婚实现从“女儿”到“妻子”的身份转变

尽管在科摩罗孔子学院的老师眼中,上述严苛的出行限制在大部分地区已经不复存在,我们也看到,科摩罗政府在《家庭法》中明确规定了女子有权自由选择配偶,非经她充分表示同意不得结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过去到现在,女性的婚姻都与家族荣誉紧密相连,因此当她们与家庭的选择出现分歧时便会失去自由,轻则迟迟得不到家长的同意,重则面临强迫婚姻。当事女性为了维护家族荣誉不得不选择服从,此时的她纵然拥有一场风光的婚礼,却也只能像一件璀璨的“家传珠宝”,被小心镶嵌在家族指定的王冠上。

从“为人妻”到“为人母”

科摩罗女性在婚后的家庭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毕竟房屋和土地都是她们的财产,但是拥有房产并不代表她们可以尽情去到房子里的每一个地方。苏菲·布朗歇在她关于科摩罗的著作《女人的家庭,男人的城市》中写道,“房子属于女方,但是如果具体到房子里的空间归属,妻子只掌握通向庭院的那一边,而朝向街道的那一边则是丈夫的空间。因此,传统民居一般有两个入口,一个供丈夫和访客使用,直通客厅,另一个则供妻子及其朋友使用,通向厨房和卧室。”

在科摩罗,提到婚后生活就不得不提生育。科摩罗女性没有明显的生男或者生女的社会压力。

正在法国求学的科摩罗女孩艾拉(化名)在采访中表示:“我们觉得生男生女一样好。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一个没有女儿的母亲一想到儿子婚后就‘嫁’到女方家里了可能会有点儿伤感。”

然而,婚后的境况并不总是这么乐观,比如丈夫多娶。科摩罗一夫多妻的传统受法律保护,《家庭法》规定此事由男方决定,原配如果不同意只能诉请离婚。一旦离婚,男方往往会把抚育孩子的重任全部交给女方,并很少支付法律规定的抚养费。

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科摩罗有严格的年龄制度,此事无关男女。身处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都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遵守与之配套的一系列风俗习惯和制度规定。因此,科摩罗女性的婚姻家庭地位与她们的年龄紧密相关:与家里的其他女孩相比,长女拥有一些特权,也受到一些限制。

首先,长女在科摩罗有一个别称叫“Hitswa daho”,字面意思是“房子的主人”,她在家庭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她总是被更全面更细致地照顾着,家人为她倾力打造漂亮的婚房,但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限制她出行;而她的妹妹们在家里承担着更多的家务,结婚时的房子也相对简单狭小,但是她们却生活得更加自由。

其次,在婚礼方面,上文提到的持续很久、风光无限的大婚是长女的专利,其他女儿结婚时则被称为“周五新娘”,因为她们的婚礼只保留了周五在穆斯林法官面前举行的仪式。

但是据科摩罗女孩艾拉所说,长女的配偶必须听从家族的安排或征得父母的绝对同意,一般来说必须是同乡;妹妹们虽然也要征得父母同意,但是她们的选择确实更加自由,比如她们可以征得同意后与外地人结合。此外,长女经历大婚后,哪怕丈夫多娶也是家里地位最高的女人。但是她的妹妹们即使是家里的第一个女主人,将来也不得不屈居丈夫大婚迎娶的妻子之下。

受民法、习惯法和穆斯林教法的三重影响,无论是“为人女”、“为人妻”还是“为人母”,科摩罗女性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与当地的历史传统、文化观念、社会规范密切相关。

自1994年加入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以来,科摩罗政府积极立法,大力宣传,一直致力于保障妇女权益,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实际情况的复杂性,真正实现性别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苏晓楠系法国国立东方语言与文化学院马达加斯加语专业在读研究生 李珂玮系科摩罗孔子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陈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