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智库

主流媒体深度探讨“儿童网络保护”

2019-10-22 10:13:59 来源:中国妇女报

  抵制儿童网络风险,媒体该做些什么、怎样做?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周丽婷

  当前,儿童网络行为有哪些风险?儿童互联网使用情况与法律政策现状是怎样的?在儿童网络保护中媒体的责任与媒介素养又是什么?10月21日,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妇女报社联合主办的“儿童网络保护”媒体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20多家来自中央及当地主流媒体到会参与。

  会议邀请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雪梅主讲,就目前国内外“儿童网络保护”的相关话题,与到会媒体进行了深度探讨和交流互动。

  《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清楚表明:未成年网民中,曾遭遇网络暴力的比例达到15.6%;未成年网民中,曾在上网过程中遭遇违法不良信息的比例为30.3%。

  2018年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腾讯公司等单位发布的《新时代女童及家庭网络素养调研报告》提供了一组数据:女童遇到过色情信息骚扰的占比达到29.3%。女童遇到网络诈骗信息、网络暴力辱骂、陌生人约见面的占比分别为35.9%、24.1%、11.5%。

  2019年8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创新发展白皮书(2009-2019)》披露,近七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存在接触网络不良信息。电子游戏中的色情、暴力、赌博等不良内容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在频发的校园欺凌恶性事件中,网络欺凌日益严重。同时,近六成未成年人被害刑事案件存在未成年人不正常接触网络不良信息。

  以上数据充分表明,我国儿童网络行为目前正面临着诸多风险。

  张雪梅分析指出,儿童网络风险的源头可以归为:攻击和暴力、性侵和商业剥削。儿童面临的具体网络风险是:网络欺凌与恶意攻击、网络诈骗、网络儿童性侵、网络儿童性剥削等网络违法侵害;暴力恐怖信息、色情淫秽信息、价值观扭曲信息、网络虚假信息等不良信息影响,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网络隐私侵害、网络沉迷和诱发违法犯罪等。

  针对国内外儿童网络保护法律政策状况,特别是我国儿童网络保护的最新立法动态, 张雪梅提出:完善网络保护机制体系化建设;引导和培育向上向好的网络文化;落实儿童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重点解决网络游戏沉迷问题;推进儿童网络保护与现实保护的融合;推动网络素养教育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开展;加强对儿童网络运用和保护的基础研究;将儿童网络安全保护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注重对家庭的网络素养教育。

  研讨会上,张雪梅特别强调了儿童网络保护中的媒体责任与媒介素养。她说,媒体在遵循一般的伦理准则以及具备基本的儿童权利意识之外(例如不歧视每个儿童,尊重每个儿童的尊严、注意保护权利特别是隐私权、尊重儿童的意见,确保儿童权利完整性、确保儿童安全、避免造成对儿童的“二次伤害”等等,确保儿童身心健康和尊严受到保护等),媒体在宣传报道中还要及时纠正错误的观念和对儿童保护不利的现象,例如存在的不平等、歧视、污名化、标签化的一些现象等等问题,来引导正确舆论导向,改变对儿童权利不利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与舆论氛围。同时,媒体在采访报道中还应避免过度渲染儿童作为网络受害者的形象,特别是女童作为弱者和受害者的遭遇;在警示报道中也要注意报道儿童运用网络保护自己积极维权等正面信息;引导儿童参与网络保护,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儿童的网络素养,鼓励、引导儿童参与网络内容的建设和使用,转变儿童在网络建设中的被动接受者局面等。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高级新闻官员刘莉到会发言,她向与会媒体介绍了和来自政府部门、互联网行业、研究机构、社会各界代表等国内外合作伙伴一起共同主办 “网上未成年人保护与生态治理”分论坛的情况,深入探讨了如何构建完善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体系,企业应如何担负起相关社会责任等议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在互联网治理中应重点关注儿童,在加强儿童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应对针对儿童的性侵害、诈骗和网络欺凌等一系列问题,应推行明确的监管框架和具体机制。同时,为儿童和年轻人赋权,提高他们的数字素养,对于儿童网络保护也至关重要。

  刘莉表示,新闻媒体在促进儿童网络保护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记者能够更多了解儿童权利和儿童网络权益保护方面的信息,期待媒体在涉及此类问题的新闻报道中,做出更客观全面的报道。



责任编辑:陈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