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kaiyun开云体育app下载 > 地方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进疆70年 奋斗始终是戈壁母亲的本色

2019-10-09 10:37:27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王江平

  “作为第四代兵团人,守好边疆是我们的责任,这些都是母亲传给我们的,我也会传给孩子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六一团六连护边员栾丽丽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政干校招收的150名女兵,徒步行进在西进部队的洪流中,随后是“八千湘女”进疆,一万山东女兵和青年妇女进疆,以及全国各地妇女入疆。至1954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17.5万人中,妇女有4万余人,她们被称作“戈壁母亲”。

  进疆女兵创造了新疆乃至新中国历史上一系列“第一”:

  第一个上共和国邮票的女拖拉机手张迪源,第一代女拖拉机手李明等姐妹,第一代康拜因手华淑媛等姐妹……

  60多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艰苦奋斗中不断取得辉煌,2018年,兵团人口300.53万人,生产总值2515亿元,其中,“戈壁母亲”们的贡献功不可没。

  进疆70年,当年风华正茂的姑娘们,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她们还深深眷恋着自己的第二故乡。

  一场女兵垦荒的豪迈壮举

  时光倒回到70年前,在建设新疆的号召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参军潮席卷全国,一时间,激情澎湃的有志女青年纷纷报名参军。

  1950年,在“有志青年到新疆去,为祖国大西北贡献青春”口号的感召下,一年内共招收湘女3862人。此后,1951年、1952年两年间,《新湖南报》多次刊登启事,招聘的均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和技术特长的人员进疆垦荒戍边。

  进驻新疆的女兵,不只是湘妹子。

  1951-1952年,约有8000名湘女进疆,后又从华东招了2000多名部队女护士,从山东征了3000名女兵,1954年,又从山东征了7000名女兵。到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时,部队中女性的比例增长到40%。

  从此,曾经无人的荒原上有了巾帼英雄的豪迈身影,曾经无人的绿洲有了代代相传的生命,新中国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有了绵延不断的传承。“八千湘女”也成为第一批伟大的“戈壁母亲”。

  在新疆屯田垦荒,是一场艰巨、漫长的战斗。面对望不到边的沙漠戈壁、碱滩沼泽,数千年来,几乎没人梦想过能从那些地方长出粮食。这些女兵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荒凉的戈壁留下了青春和生命的印迹。艰苦的条件下,她们以强烈信念支撑着奋斗的生命,许多人成了建设新中国的佼佼者,创下了新疆的众多“第一”。

  “戈壁母亲”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历史

  85岁的李桂芳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十团,退休后就住在连队,跟孩子们在一起。她向记者回忆了自己的经历。

  1952年,18岁的李桂芳和上千名山东姐妹奔赴新疆,怀着一片赤子之心建设边疆。她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代女拖拉机手之一。1957年,她三进北京,一个星期内两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刚来到兵团,李桂芳选择了当一名女拖拉机手。开荒造田的年代,李桂芳所在拖拉机组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盐碱地上推土。年底的表彰大会上,领导说,李桂芳的拖拉机班组一年干了十年的活儿。看着一片片良田在她们拖拉机的轰鸣声中被开垦出来,李桂芳有着说不出的成就感、自豪感。

  1960年,李桂芳结识了机车组的李玉书,两人在开荒一线相爱、结婚。

  有一次,开了一天一夜的拖拉机,李桂芳已是筋疲力尽。当她站在履带上保养拖拉机时,竟一头栽了下来。当时她怀有身孕,这可把同事吓坏了。可李桂芳只是躺了一会儿,笑着说了句没事,就又爬上拖拉机的履带,继续保养拖拉机。

  开拖拉机这份工作,李桂芳一干就是20年。由于工作出色、干活儿拼命,她被大家称为“拼命三郎”“铁娘子”。一路走来,从女拖拉机手,到机务排排长、机务副连长,李桂芳每一次成长的背后,都承载着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忘我付出。

  茫茫荒原,在她们手中变成了千万亩的良田……

  “我是1951年参军来新疆的,那时我16岁。到乌鲁木齐后,上级就分配我学护士或者文书,但我坚决要学习开拖拉机。当时领导说我太小,我还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已经是一个兵了,不小,就要学拖拉机!’。”第一代女拖拉机手华淑媛谈起了当初想当拖拉机手的决心和倔强。

  后来,上级尊重华淑媛的个人意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成了一名女拖拉机手。

  华淑媛回忆,刚进新疆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生产条件也很落后。湘女们从物产富饶的湖南来到茫茫的戈壁滩,“面对巨大的落差,激情消退后短暂的失落肯定是有的,但我们没有退缩,而是以坚强的信念支撑着自己。”她们开荒种地、兴修水利,和男军垦战士一道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为新疆建设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少数民族群众手拉手、结对子;传播现代理念、帮助生产生活,增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追忆过往,华淑媛说:“我们是这块土地上的第一代女拖拉机手、第一代母亲、我们的经历会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

  如今,84岁的华淑媛还经常和在石河子的老姐妹们一起去博物馆,看看那里陈列的她们驾驶过的拖拉机。

  一家四代接续奋斗

  9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前,94岁的沙海老兵董银娃带领一家老小四代人面向纪念碑行军礼。

  碑体上的时间定格在1949年12月22日,这一天是和田解放的日子,也是董银娃与这片土地的故事开始的日子。

  董银娃告诉记者,创业初期非常艰难,没有房住,战士们就挖地窝子;没有牲畜,就用人拉犁耙;没有工具,就自己做扁担、编筐子。战士们用小推车推走一座座沙丘,用坎土曼砍断盘根错节的杂草根系,用人拉肩扛的方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开垦出万亩良田,建起了四十七团。

  随后几年,董银娃的女儿董凤香和3个儿子董万喜、董万民、董万军相继出生。从小受父亲影响,长大后,姐弟4人一个也没离开和田,他们接过父亲手中的坎土曼,投身屯垦戍边事业。

  董万民告诉记者,父亲经常教导他们,党中央交付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兵团的事业需要有人继承,作为“沙海老兵”的后代,更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本想留在乌鲁木齐,但是爷爷坚持让我回来,说和田更需要大学生。”董银娃的孙女董玉说。

  “我是从四十七团走出来的,我的父母和家人都在四十七团。毕业后,我要回到家乡,建设家乡!”电话里,正在安徽财经大学上学的董银娃的重外孙女吴玉萱坚定地说。

  如今,董银娃一家四代22口人,不少人在大城市上过大学、经过商,也曾走出过新疆,但受董银娃的影响,他们最终全都选择回到和田。

  ……

  如今,像无数“戈壁母亲”那样,新一代兵团人继续守卫和建设祖国边疆的这片热土,千万女兵垦荒新疆的豪迈壮举正以另外一种形式得以延续。

  采访结束时,李桂芳老人说,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这些老兵向祖国敬礼,用我们无悔的青春回报伟大的祖国!说着,李桂芳和老伴儿李玉书举起右手,对着墙上的一张天安门的老照片,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记者手记

70年来,无数“戈壁母亲”默默无闻,埋头实干苦干。她们在荒凉的戈壁滩上拓荒创业,在那里生儿育女,组成了新中国屯垦戍边史上第一批家庭,被誉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亲”,为新疆屯垦戍边事业奉献一生。可以说,没有她们,就没有兵团人的“家”。

  她们也是共和国建设史上最值得赞誉的女性群体之一。70年来,她们始终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作为“传家宝”,在安边固疆、民族团结、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领域贤才辈出。

  当荒原中的新城拔地而起,“戈壁母亲”们的腰身已不再挺拔;当沙漠变成绿洲,“戈壁母亲”已是满头白发。她们所经受的一切和所奉献的一切,这里的土地已铭记在心。

/ 背景介绍 /

  1954年,中央政府决定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60多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始终发挥着“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建设大军,增进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铜墙铁壁”三大作用。

  / 对 话 /

  我们的夙愿已经实现

  ——对话兵团第一代女拖拉机手李桂芳

  记者:给我们讲讲您当年“三进北京,两见主席”的故事吧。

  李桂芳:1957年,我被评为兵团一级劳模。5月1日,我在北京参加当年的劳动模范大会,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了我们。过了几天,到了五四青年节,我作为新疆的代表,应邀参加了团中央举办的五四青年节庆祝大会,又一次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1965年,我又一次来到北京,应邀参加了全国机械化会议。后来,我的很多建议成为当时农业机械化生产发展的“金点子”。

  记者:当年为什么会选择来到兵团?

  李桂芳:经常有人问我,在兵团艰苦创业,落下了一身病,这辈子后不后悔。我说,当年从山东青岛来到兵团,从来没有后悔过。我退休后还在七师住,你看,现在七师良田万顷,高楼林立,不就是实现了我们的夙愿吗?



责任编辑:陈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