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度开云体育 > 简报

国务院妇儿工委简报2019年第6期

2019-03-07 14:40:52 来源:开云全站官网app

 福建省妇儿工委办公室在全国妇儿工委办公室主任会议上的发言

  福建省各级妇儿工委积极推进在市县级将妇女儿童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纳入政府督查,形成“政府主导、妇儿工委协调、成员单位和有关机构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省级统筹,指导市县级开展政府督查

  福建省第六次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就把两纲实施重难点问题纳入政府督查进行了具体部署。从2011年到2018年,省政府实施的22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中,有145项与妇女儿童发展紧密相关,多个项目直接涉及两纲重难点项目。市、县级政府对照省级做法积极作为。去年5月,省妇儿工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将两纲实施中的重难点问题纳入政府督查情况调研的通知》,对市、县级开展政府督查工作作出部署。在自查基础上,成立省级专项工作督查组,赴各地开展督查,共召开督查座谈会27场,各市县政府办公室、政府督查室和妇儿工委成员单位负责人累计800余人参加督查和调研。政府督查的特点体现在“十个纳入”,即:纳入政府常务会议议题研究部署;纳入政府“十三五”规划和部门专项规划;纳入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内容;纳入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纳入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纳入妇儿工委全体会议工作报告内容;纳入成员单位年度重点工作;纳入妇儿工委政务督查文件内容。这“十个纳入”,形成了具有福建省特色的政府促进妇女儿童发展的督查工作机制。

  二、多形式督查,推进解决两纲重难点问题

  一是政府发函,跟踪督查督办。截至去年底,全省100%设区市和64%县(市、区)以政府督查部门或妇儿工委名义发函督查,成效明显。二是部门协作,开展专项督查。各地妇儿工委办通过与多家成员单位联合组成专项督查组深入各县(区)开展督查,促进解决实施两纲重难点问题。三是建立机制,推动督查工作常态化。据统计,近年来,福建省各市、县印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办法》《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督查考核情况通报》等各类督查文件300余份,形成政府督查常态化推进的格局。

  三、创新思路举措,提升督查工作水平

  一是创新机制。去年11月,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学前教育工作,并在现场图文直播。这一方式的创新,有效推动了学前教育发展。二是先行先试。有条件的地方率先推出政策举措推动解决当地重难点问题。三是发挥优势。利用其特殊优势,促进闽台妇女交流合作,推动融合发展。

山东省妇儿工委办公室在全国妇儿工委办公室主任会议上的发言

  山东省各级妇儿工委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妇女儿童工作智库,提升全省妇女儿童工作水平,促进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目标落实。

  一、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教力度,为纲要规划实施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月活动。将每年3月定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月,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宣传妇女事业发展成就和优秀妇女典型,宣传先进性别意识。组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讲师团。作为全国第一个组建国策讲师团的省份,近3年来,山东国策讲师团成员赴基层举办国策宣讲636场,听众5万余人次,有效扩大了国策宣教覆盖面。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四进”。为强化党政领导干部、青年学生、企业管理人员、基层群众的性别平等意识,推动国策教育进党校(行政院校)、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

  三、引入第三方评估,准确研判纲要规划实施的重点难点。

  严格遴选专业机构。省妇儿工委办公室联系考察了多家评估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竞争性谈判形式,对参与竞标的评估机构优中选优。加强过程监督把控。在评估过程中,加强与被评估地区、部门的沟通,同时通过绩效评估、访谈座谈等方式加强对第三方的监管。妥善运用评估结果。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省妇儿工委办公室及时向各市反馈,提出改进建议,督促抓好整改,对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地区和部门予以表扬,对评估落后地区和部门给予通报批评。

  三、组建妇女儿童工作智库,为纲要规划实施提供智力支撑。

  科学组建智库。从各成员单位推荐的专家中选取60位作为首批入库专家,专业涵盖性别平等、卫生保健、学前教育、创业就业、决策与管理、社会保障和福利等诸多领域。明确运行机制。省妇儿工委办公室负责智库的日常管理和运转。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工作机制,规范咨询论证的方式和程序;组织专家定期开展政策研究、决策咨询、评估督导、专业培训等工作。切实发挥作用。一是开展课题研究。如依托专家组织开展了《互联网对家庭教育影响的研究》《二胎家长的教育困境与指导策略的调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研究》等。二是参与规划监测评估。在去年12月开展的规划中期监测评估中,抽取智库专家作为成员,全程参与评估工作。三是参与新规划编制调研。分领域组织智库专家赴市地和成员单位进行新规划编制调研,掌握当前我省妇女儿童发展状况,分析研判未来发展趋势,为科学制定山东省妇女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提供依据。

广东省妇儿工委办公室在全国妇儿工委办公室主任会议上的发言

  广东各级妇儿工委围绕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创新统计监测制度,不断推进广东妇女儿童事业取得新发展。

  一、创新建设分性别统计数据库

  (一)推动分性别统计纳入决策体系。建立了《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重点统计监测制度》,将纲要规划优先发展领域的270项分性别统计指标设置为年报指标,形成年度统计监测报告;在全国率先将孕产妇死亡率、城镇从业人员女性比例等六个难点指标纳入政府责任考核体系。

  (二)推动分性别统计纳入数据库建设。广东省于2012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统计监测数据库,实现了省市县三级统计监测网络全覆盖。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分性别统计功能,提高分性别数据质量,更有利于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应用和倡导。

  二、创新建立分性别统计制度

  省妇儿工委发出关于加强广东省分年龄和性别统计工作的函,完善分年龄和性别数据资料的开发和发布机制。

  (一)召开创建分性别统计制度专题会议。几任省妇儿工委副主任、省妇联主席亲自与卫计、教育、人社、民政和统计部门沟通协调,共同研讨创建分性别统计制度事宜。

  (二)支持地方进行分性别统计的探索实践。深圳市先行先试,2016年出台《深圳市社会性别统计指标体系》,涵盖社会性别指标1645项,已连续三年发布《深圳市社会性别统计报告》,为全省建立分性别统计积累了经验。

  (三)启动全省分性别统计制度建立工作。2018年,省妇儿工委、省统计局多次磋商,省统计局通过调研,形成《广东省分性别统计制度(初稿)》,确定了850项能从社会性别视角直观反映广东妇女儿童发展现状的量化指标。

  三、创新建立统计监测预警机制

  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统计监测预警机制。运用数据库功能,对纲要规划130多项重点指标进行年度目标分解,形成监测指标进展彩色信号图,并以已达标、进展顺利、略有进展、指标下滑4种状况对每项指标进行可视化标示。

  (一)落实通报制度进行预警督导。对部分纲要规划重难点指标进展情况进行季度通报,并结合年度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全面通报。如对残疾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卫生村覆盖率等难点指标监测情况进行季度通报。强化示范督导,2018年向粤东西北地区12个省级示范点划拨工作经费60万元;争取分管副省长、省妇儿工委主任张光军给予2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国家级示范点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实施项目攻坚。

  (二)通过集体约谈压实部门责任。针对预警信号图反映的问题,及时召开部分成员单位协调会,时任副省长、省妇儿工委主任蓝佛安召集9个短板指标的责任单位进行集体约谈,进一步压实部门责任,推动重难点问题解决。

  (三)通过数据持续监测进行攻坚克难。通过对重要指标持续监测,发现短板和不足,加强精准施策。如针对广东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女性比例偏低问题,在新一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选举前,发函商请省人大、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在推荐提名工作中就女性比例提出刚性要求。2018年新当选的省人大代表中女性比例创新高,达到33.29%,位列全国第二,省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较上届明显提高。

广西自治区妇儿工委办公室在全国妇儿工委办公室主任会议上的发言

  广西区妇儿工委以开展两纲重难点问题政府专项督查为抓手,有力推动广西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用好政府督查“利器”,推动解决重难点问题

  (一)提前谋划,高要求压实督查责任。广西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截至2018年仍有246万贫困人口、1490个深度贫困村。妇女儿童脱贫攻坚是广西实施两纲的重难点内容。年初,妇儿工委办公室梳理两纲重难点领域问题清单,向自治区政府专题汇报,推动将其纳入2018年专项督查。4月,在全区妇儿工委全会上明确部署开展专项督查。

  (二)严格程序,高标准推动督查实施。2018年9月由自治区政府督查室牵头,联合发改委、统计局、妇联、妇儿工委办公室开展专项督查。先由各设区市开展自查,形成自查报告报送督查室。督查组再随机抽查6个设区市,每市抽查2个县(其中必须有1个贫困县),进行实地督查。督查结果报送后,分管领导第一时间审阅并专题听取工作汇报。

  (三)聚焦重点,高质量推动督查见效。督查聚焦三个重点:即市、县(区)落实本级妇儿工委办公室机构编制人员和工作经费保障情况、制定本级《“十三五”实施两纲重点难点领域攻坚达标工作方案》及落实情况和落实本级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建设情况,其中对20个深度贫困县落实情况进行重点追踪督查。通过督查取得三个实效:一是推动各级落实工作机构人员和经费保障见实效。全区14个市均配备有妇儿工委办公室专职人员和编制,111个县(区)已有68个落实机构编制人员;各市、县(区)均实现将妇女儿童发展专项资金及妇儿工委办公室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实现逐年增长,其中2018年自治区本级妇女儿童发展专项资金比上年增长33%。二是推动全区实施两纲重难点指标攻坚达标见实效。全区14个市和111个县(区)均制定出台了本级《“十三五”实施两纲重点难点领域攻坚达标方案》。同时各市对重难点指标进行专题研究。三是推动县级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建设见实效。将县级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纳入《广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8年新建11个,每个补助200万元;改扩建4个,每个补助100万元。自治区财政共拨付2600万元支持15个县级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项目(其中10个县为国定、区定贫困县),此次督查推动15个项目县落实配套建设资金4000多万元。

  二、加快推进创建“儿童之家”,构建基层儿童关爱服务保护“大网络”

  2016年起,广西把“儿童之家”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下发《“十三五”广西创建“儿童之家”工作方案》,安排资金2.169亿元,5年内完成创建10845所,确保到2020年覆盖率达90%以上。2018年突出“建、管、用、护”四个重点。一是乘势而上,持续提升基层“建家”覆盖率。做到“五个纳入”,即: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纳入财政预算、纳入脱贫攻坚任务、纳入绩效考评、纳入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2018年各级财政共投入4818万元,完成新建“儿童之家”2409所,其中脱贫摘帽村有1417所,占年度任务108%。二是严格考评,持续提升“管家”能力。以绩效考评为手段,按“七有”标准严格考核,即:有场所、有门牌、有设施、有制度、有管理员、有活动、有档案。三是整合资源,持续提升“用家”服务水平。做到“六个整合”:整合35个成员单位资源投入300多万元帮扶50个贫困村创建运行“儿童之家”。整合广西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机制资源,由民政部门落实在每个村(社区)设立一名儿童福利督导员兼管“儿童之家”。整合公检法司等部门创建“妇女儿童维权岗”开展儿童安全、女童预防性侵害等宣教活动8000余场,受益儿童134万人次。整合联合国儿基会“省级儿童工作资源中心”项目资源,建立“儿童智库专家+社工+儿童保护委员会”服务机制,服务儿童2.5万人次,转介困境儿童个案76人。整合政府购买服务,落实126万元支持14个市42个行政村试点“妇工+社工+义工”服务模式,提供专业社工服务。整合大学生、巾帼志愿者、“五老”人员等开展常态化服务。连续6年开展“暑期万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千所儿童之家”活动,共组织70多所高校5万多名大学生走进5170所“儿童之家”开展志愿服务,受益儿童45万人次。四是探索创新,基层“护家”积极性高涨。如南宁市青秀区每年给予69个“儿童之家”追加经费5000元;防城港市拨付100万元专款用于“儿童之家”运行管理;北海市每年投入每个“儿童之家”5000元用于设备更新及儿童保护。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已建成“儿童之家”11375所,覆盖率达70.3%,服务儿童180多万人次,其中包括留守儿童55万人次、贫困儿童24万人次。



责任编辑:陈芊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