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

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

——访新西兰国立联合理工学院校长利兹亚·博伊斯

2018-01-26 14:19:49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记者 黄金鲁克

  《中国制造2025》提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此,未来的中国需要大量技能人才。新西兰国立联合理工学院聚焦于职业和专业领域的科技应用学术研究,并在全球享有声誉。近日,新西兰国立联合理工学院校长利兹亚·博伊斯(Leeza Boyce)女士到访中国,并就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学生招生等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编者

  记者:作为一所理工类特色院校,贵校在新西兰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及优势如何?贵校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利兹亚·博伊斯:新西兰有15所理工学院,只有3所获得新西兰移民局批准,国际学生可以申请一个签证来读完预科和本科,而我们是其中之一。

  这几天,我在中国访问了一些中国高校和教育中介机构,并与新西兰驻华大使进行了交流,其间的重要议程之一就是与他们探讨并了解中国现在和未来需要的人才、项目、课程类型等,并期望基于此创造一些新课程来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目前,我们在中国能够提供的不只是技术课程,还有软技能培养,如人际关系、团队合作能力等。

  说到教育理念,其实学习是非常个性化的。有些学生喜欢正常上下课,而有些学生喜欢下班后通过电脑自学。为此,我们的教育理念是课程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这次我们访问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任务之一就是调研亚洲国家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在未来设计出适合他们的课程产品。而且,我们进行课程设计时,会考虑到未来10年甚至20年。

  记者:您认为当前世界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如何面对挑战?

  利兹亚·博伊斯:我们不能满足全世界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但我们可以和全球其他教育机构合作,给学生提供一种相对完整的课程教育,从而实现“1+1=3”的效果。

  对于学校而言,面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要先了解学生本身的兴趣以及学生自己如何理解成功。了解之后,教师可以辅导学生,提供咨询并为他们做决定提供建议。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困难,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而且,学校课程应该应用性强,并且能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把课程中学到的技能直接运用起来,从而学以致用。

  记者:根据《中国制造2025》,中国要建设成为世界制造强国,为此需要培养大量技能人才。您认为贵校有哪些经验可以供中国借鉴?

  利兹亚·博伊斯:首先,和企业保持良好的关系,了解他们需要的技能人才类型和核心技能。例如,我们与新西兰企业和国际企业沟通密切,了解他们对于学生的技能有什么要求。了解之后,我们会及时在学校设置新课程。我们关注到《中国制造2025》,为此结合中国市场需求,我们对中国学生重点推出交通、物流等项目课程。

  其次,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同时为他们提供去企业学习的机会。在我们学校,有些学生一边上学,一边在企业工作和学习,还有一些学生完成培养后再去企业集中工作和学习一段时间。我们的课程有1200小时是让学生在企业中学习的。

  再其次,与政府合作创造一些新的学习项目。比如,结合当地城市规划建设需要,我们与当地市政府合作推出建筑专业项目,学生能够一边学习,一边参与到市政府的建设中来。

  记者:在您看来,中国学生来贵校求学,可以获得哪些体验?

  利兹亚·博伊斯:学生来这里求学,可以感受新西兰之美,同时也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文化。学校有30%的学生是新西兰土著毛利人,能够让中国学生看到新西兰的本土文化魅力。这几天,我专门抽时间去天安门看了升旗,就因为我想了解和感受中国的爱国文化。当然,中国学生来新西兰留学,还能够建立起与其他国家同学的友情。虽然他们毕业后可能回到各自的祖国,但他们的友情一辈子都会保留。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学校的师生比比较合理,一个班级大约有十几个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一对一”的教学,学习效果较好。此外,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学生们提供各种工作实践的机会,并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建议,让学生为未来做更充足的准备。

  记者:您怎么看待正在贵校留学的中国学生?您觉得中国学生在新西兰留学会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为此,对于想到新西兰特别是贵校留学的中国学生,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利兹亚·博伊斯:我非常喜欢中国学生。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国际学生是新西兰国立联合理工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学生的存在提供给新西兰本土学生一个了解、融入其他文化的机会。文化多元化为新西兰的全体学生提供了更健康的成长环境。

  国际学生初来新西兰,会觉得这里特别漂亮,有绿色的草地等,而且学生有机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前面3个月对国际学生特别重要,因为他们的心态如果能够调整过来,就能很快地融入留学学习和生活。对于一些国际学生而言,他们可能是第一次走出国门来到陌生的新西兰,因此,语言、文化等都会成为他们的适应障碍。为此,学校会提供帮助。但如果他们能够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朋友,可以互相帮助和支持。比如,购物、开银行账户等,如果有人协助他们,他们就会更有归属感。

  如果想来我们学校留学,我鼓励他们主动与我们交流,比如与我们沟通他们的学习计划等。而且,他们还可以向我们学校的在读中国学生请教。



责任编辑:陈芊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