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云体育app手机版官网下载 > 地方> 青海

打破校际、城乡、区县、优劣、管理、行政界限,促教育均衡——集团化办学的“西宁实践”

2017-09-26 11:10:20来源:中国教育报

  “打破校际界限、城乡界限、区县界限、优劣界限、管理界限、行政界限,以集团化办学方式,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这是记者日前在青海省西宁市3所集团化学校采访时,反复听到的一句话。

  集团化办学并不是新鲜事儿,但像西宁这样,全面打破多重界限,在市属四区三县整体推行集团化办学的,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西宁市在条件最好的城西区开始集团化办学试点,由城西区9所中小学对接湟源县申中乡中心学校、巴燕乡中心学校等7所农村学校,成立了西宁七中、十二中、虎台中学三家教育集团。每个集团包括一所初级中学作为牵头总校,2到3所优质城市小学对接县域内2到3所农村学校。

  “我们的集团化办学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定点帮扶,也不是一年半载的‘手拉手’共建活动,而是真正要把城市名校和乡村弱校从办学教育理念、校内外学习生活、师生情感、资源体制管理等方面融合到一起,做到管理互融、师资互派、教学互通、学生互动、资源共享、文化共育、党建共抓、质量共评,让他们在‘四互四共’的模式下捆绑走路,互取所长、各补所短。”西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教育集团成立伊始,三家分头行动,集团总校反复调研,建章立制,把集团管理、教学教研、校园文化建设等事项一一细化明确,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摸索集团化办学的途径。

  思路明确下来,三家教育集团总校校长便带着成员学校进行广泛调研,反复沟通,建立集团章程、寻找校际差距、发现各自特色、商议教研方法、研究互派方案……马不停蹄的奔波,若干次的论证,三家教育集团建章立制,思路渐渐明晰:十二中教育集团实施“心桥工程”,让集团内各校互融互通互助互长;七中教育集团在西宁市教育局提出的“四互四共”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各美互美”的发展目标;虎台教育集团以“一套班子、多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运行模式,实行人事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评估考核统一的管理模式。

  西宁市五四小学是七中教育集团成员学校,与湟源县东峡中心学校对接开展了多项共融合作。双方学校教师感到,这一方式架通了城乡互动的桥梁,让各校看清了彼此的长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教师互派是集团化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东峡中心学校向五四小学派出优秀教师谢文玲,并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本学期我们将利用城西区设立在我校的‘名师工作室’,以同伴互助的方式,让谢老师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中。”五四小学校长胡海蓉说。

  班额小、教师少、设施新、教研弱是很多农村学校的共同特点。十二中教育集团成立“学科专家指导委员会”,制定课堂有效教学制、巡课制,与农村学校开展阶段性学生学业水平联合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探究质量共评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

  为方便两校教师学习交流,虎台教育集团借助QQ、微信、多媒体信息技术等网络平台,用网络云端同步传导课堂,把一个个优质课堂原模原样地“移植”到师生眼前。启用“视导组”,把9个学科的13位名师请进课堂和实验室,以教学教研视导“听”“看”“访”的方式激活教研,向课堂要效率。虎台教育集团总校副校长耿胜利表示:“我们计划用3至5年时间,逐步把对接的3所农村学校全部纳入信息化同步课堂,让更多师生参与到互享互融之中。”

  农村学校有不少是寄宿制管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明显薄弱。三家教育集团便利用本校及所属各小学强大的心理辅导团队,为对接学校送去心理辅导课,并在对接学校开展感恩励志大会、才艺展示、经典诵读、心理咨询交流、心理辅导游戏等主题教育活动,既使各校的德育活动得到启示借鉴,也增进了城乡学生之间的情感融合。

  同样,泥塑、风筝、盘画等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也顺利从乡村走向城市。“我们已派出几个学习小组去山东潍坊学习风筝制作与绘画、风筝文化等相关知识,让这些带有乡土风味的民间文化之花在城市校园里绽放。”七中教育集团总校校长朱永才说。

  集团化办学实施以来,三家教育集团各显神通,把进一步发展的触角伸向了均衡化、优质化、纵深化、科学化的方向。目前,虚拟仿真实验室、数字图书馆、网络课堂等优质教育资源搬到了城乡师生面前;农村校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得到明显改善;各校区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水平快速提升。集团化办学已形成“一个集团、多个校区、统一管理、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模式,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多向联合。

  今年8月,西宁市教育局又组建了9个教育集团,启动实施西宁城东区域、城北区域对接大通县,城中区域对接湟中县的城乡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真正把集团化办学向县域全覆盖的目标推进。



责任编辑:陈芊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