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两纲 > 简报

国务院妇儿工委简报2017年第6期

2017-06-27 14:59:59 来源:国妇儿工委办

10省区市颁布实施“十三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去年以来,规划周期为5年的北京、山西、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南、贵州、西藏10个省区市依据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各省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结合本地区妇女儿童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情况新问题,先后制定颁布了新一周期的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策略措施。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以更有力举措推动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更高水平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充分体现“共享”发展理念,突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注重扩大社会参与,解决突出问题。在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领域,提出市级党代会中的女性比例达到35%以上,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女性比例均达到30%以上,市委委员及候补委员、市纪委委员中女委员的比例达到15%以上等具体指标要求。在妇女与教育领域,提出15岁以上女性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以上、新增劳动力中女性平均受教育程度达到15年、性别平等原则和理念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标准及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妇女与社会保障领域,提出完善城乡生育保障制度、提高妇女生育保障水平、提高老年妇女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指标。在儿童发展方面,首次提出建立面向全体儿童的福利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针对儿童特殊群体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建立社区儿童保护与服务体系和建设社区儿童之家三项目标,一些量化目标的要求比“十二五”规划有不同程度提高,如纯母乳喂养率达到70%、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95%、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达到9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分别比“十二五”规划提高10个、5个、5个和4个百分点。

  山西省妇女、儿童发展“十三五”规划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新挑战,应对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带来的新问题,应对快速城镇化带来的新变化,坚持顶层设计和地方实际结合,统筹谋划妇女儿童发展。在妇女儿童健康方面更加关注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提出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和康复服务网络,构建儿童心理健康公共服务网络。妇女儿童教育方面将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标的目标值分别调整为90%、97%、95%、45%,均高于国家两纲目标。妇女参与参与决策和管理方面首次将党代会代表女性比例纳入目标任务,提出各级党代会代表中女性所占比例一般不低于女党员占党员总数的比例。在强化决策层的社会性别意识中,提出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内容纳入新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培训课程的措施。妇女社会保障和儿童福利方面提出将所有城乡妇女纳入生育保障制度范围,建立健全城镇未从业妇女和农村妇女生育保障的政府补偿机制。加大对贫困孕产妇和儿童的医疗救助力度,设立儿童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儿童安全方面提出提高各类儿童食堂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小饭桌”的监督管理。明确规定省、市、县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儿童食品、用品、玩具和大型游乐设施质量检测与监控。妇女儿童与社会环境方面提出每个街道和乡(镇)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儿童社会工作者,每个社区(村)配备1名儿童福利主任。明确省、市、县有关部门每年至少组织1次妇女常用保健品、化妆品和卫生用品的专项监督检查。同时,规划更加关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出探索建立流动妇女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偿机制,将流动儿童纳入流入地儿童健康管理。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儿童、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等的特殊保障,保障困境儿童的受教育权利。

  黑龙江省2016-202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有四个特点:一是突出现实性。“现行标准下全民脱贫”“全民参加社会保险”“全面实施高教强省二期规划”“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等国家和省的新政策新要求在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均得到了具体落实,确保了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协调发展。二是突出前瞻性。规划充分考虑未来五年发展空间,提高了部分指标标准,共有30项支持性指标值高于国家纲要标准、29项支持性指标值高于上个周期规划标准。三是突出可操作性。规划99%的目标都有支持性目标,策略措施更加具体,也更有利于考核评估。以养老服务为例,规划目标提出了“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千名老年人拥有‘医养结合’型服务床位达到17张以上”“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平台覆盖率达到100%”的具体指标。四是突出地域性。如针对黑龙江高寒气候和多盐饮食习惯引发的多发病、常见病,设置了“妇女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健康管理率提高”“加强脑卒中等东北地区慢性、多发性疾病的健康管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等目标和策略措施;针对全省乳制品生产量大、品质优良的实际,制定了“发挥乳制品大省的综合优势,为中小学提供优质奶制品,整体提高儿童身体素质”策略措施;针对全省儿童近视发生率较高的问题,制定了“加强中小学生预防近视知识的宣传教育,养成中小学爱眼、护眼和科学用眼的习惯,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策略措施。

  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十三五”规划继续被列为市政府专项规划。在总体目标上,规划将上海妇女儿童发展继续定位在“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即立足在上海城市发展战略与社会治理创新体系中,进一步融入妇女儿童发展视角,实施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地位相匹配的妇女儿童发展战略,确保到2020年上海妇女儿童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妇女发展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儿童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在主要指标上,规划一方面在“十二五”规划基础上,确定了“十三五”期间应达到更高发展水平的指标或者应扩大统计范围的指标,包括“劳动参与率的男女性别比缩小、国有企业和本市上市公司中女性董事会成员和女性高级管理人员的比例逐步增加”等8个妇女发展目标,“0—6岁儿童保健管理率保持在90%以上”“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等6个儿童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提出了体现上海国际视野、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自身发展要求的创新指标,包括托育公共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多部门联合防治家庭暴力工作体系覆盖率达100%、实现贫困家庭儿童文化福利补贴全覆盖等。同时,为集中力量突破制约妇女儿童发展的瓶颈问题,规划将实事项目专门作为一部分单列,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实施的6个实事项目,包括建立全市妇科病、乳腺病筛查预约平台,提升妇幼保健机构能级,增加新生儿救护专用车辆,依托救助管理站、其他社会福利机构设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场所,建立上海市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中心,建设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

  江苏省2016-2020年妇女发展规划72%的可量化考核指标要求高于《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终期目标,儿童发展规划70%的可量化考核指标要求高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终期目标,部分目标瞄准了国际先进水平,体现了率先发展、领先发展的要求。规划有五大亮点,一是在促进妇女创业创新上有新突破,首次提出了将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女性技术技能人才比例,增强妇女创业意识和能力;二是全方位应对生育政策的调整,在妇女就业、妇女儿童健康、儿童教育、妇女儿童社会保障、改善妇女儿童生存环境等方面,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举措,为全面二孩政策落地提供保障;三是妇女儿童维权工作手段进一步创新,首次提出加强对政策法规制定实施、文化传媒和村规民约等进行性别平等审查评估,促进土地确权登记和家庭共有财产知情、处分中的性别平等工作等;四是首次单设“儿童与安全”领域,明确了建立跨部门多专业参与的儿童伤害工作体系、儿童伤害监测系统和分析报告制度,健全各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工作平台、健全儿童保护工作队伍,完善儿童监护制度等目标;五是着力解决困境妇女儿童发展问题,如制定有利于贫困妇女的精准扶贫脱贫措施,改善贫困妇女儿童医疗救助条件,加强兜底保障,为特困妇女儿童提供专业化精准救助服务,完善弱势妇女群体社会保障机制,健全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机制等。规划将实事项目专门作为一部分单列,共设置了9个重点项目,分别是女性素质提升工程、家庭建设提速工程、妇女健康保障工程、妇女儿童阵地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女性社会组织发展工程和家庭教育促进行动、家庭监护缺失干预行动、公共服务加强行动、出生缺陷防治行动。

  浙江省2016-202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呈现三个特色和亮点。一是体现高起点。规划根据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努力使浙江妇女儿童发展总体水平保持全国前列、优先发展领域的部分重点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总体定位。在涉及妇女儿童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提出了比“十二五”规划更高目标,确立了妇女儿童发展的全国领先目标及任务措施,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十万分之九点五,低于《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控制在十万分之二十的目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7%,高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70%的目标。二是加大均衡性和普惠性。规划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政策、增加投入、优化项目布局等措施,缩小不同区域和城乡妇女儿童发展上的差异,增加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在目标和措施中,提出了妇幼卫生保健、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均衡配置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在实事项目设置上,更加注重普惠性,如“城乡妇女‘两癌’防治项目”,在原有“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基础上,将受益人群扩大到城乡适龄参保妇女,大大增加了受益面;提出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孕产妇享有与户籍地居民同等的妇幼保健服务措施;实施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工程、深化适度普惠性儿童福利制度等。三是注重实效性。在目标措施的设立上,注重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完善重点领域目标体系、统计监测体系和督导评估体系,做到规划实施情况可监测、可衡量、可评估,从而更加有利于推进规划的实施和执行。

  山东省妇女、儿童发展“十三五”规划更加关注城乡和群体差异,注重促进农村和困境妇女儿童的发展,更加重视优化妇女儿童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环境,更加重视提高妇女儿童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更加重视全面提升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突出解决全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突出解决困境妇女儿童发展问题、妇女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妇女参与决策与管理问题等,特别是针对妇女就业,提出支持妇女在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就业创业、保障家庭服务业从业女性的就业安全和稳定性、促进女大学生充分创业就业、有序推进外来务工妇女市民化、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和返乡妇女实现就近就地创业就业等措施。二是制定新的目标和策略措施,积极应对全省妇女儿童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首次设置“儿童与安全”领域;针对生育政策调整对妇女儿童发展、养老和人口质量带来的影响,在妇女与经济、妇女与社会保障、妇女与环境等领域都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措施;在充分发挥专业社会服务组织、市场化组织在妇女儿童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方面加强顶层设计,为妇女儿童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提供支持。三是创新工作机制,有效保障“两个规划”的组织实施。在实施年度监测、中期和终期监测评估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增强社会的监督、认同与支持。同时首次明确提出探索建立规划编制实施研究服务基地,为规划编制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湖南省2016-202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与上一周期规划相比,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发展,涉及妇女儿童与健康领域的多个指标考虑了城乡不同现状;高度关注妇女儿童民生,促进妇女儿童在健康、教育、社会保障、法律保护和环境优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更加明确实施责任主体,提出各级政府是规划实施的主体。“女干部培养选拔”是亮点之一,规划首次提出“换届时,市州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至少各配备1名女干部,交叉任职的不重复计算”。同时为保证目标的实现,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策略措施,如在加强规划引领、强化制度保障方面,省委组织部会同省妇联制定2016—2020年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规划,同时把这项工作纳入每年组织工作要点,列入各市州和省直单位绩效考核内容。在抓住工作重点、加大选配力度方面,提出在日常干部选用工作中,对明确需要配备女干部但一时还没有配的,积极创造条件配备;领导班子中女干部由于退休、调整、交流等原因出现空缺的,坚持有缺即补,实现常态化配备,保持动态平衡。在加强培养锻炼、优化成长路径方面,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安排干部参加各类培训时,要有一定数量的女干部;每年在省委党校举办女干部专题培训班,加大各级各类女干部培训力度;安排干部交流、轮岗、挂职锻炼、援藏援疆、参与中心工作等方面,都要求有一定比例的女干部。在重视抓好源头、丰富干部储备方面,注重抓基层、打基础,落实好各级后备干部中女干部比例,有针对性地加强女性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注重录用优秀女大学生作为选调生、公务员充实基层干部队伍,选聘“三支一扶”人员到基层工作时注意保持女性的适当比例,让更多女干部在基层历练成长,在基层建功立业。

  贵州省2016-202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注重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大局中谋划妇女儿童发展,按照“总体上接近或达到全国中等水平”的标准,科学制定“十三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目标任务。立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谋划妇女儿童发展,在妇女规划中增加“妇女与反贫困”领域,分别从“完善扶贫政策体系、减少女性贫困人口、提高女性创就业能力、兜底扶贫、特困救助”等几个方面明确了重点目标;在儿童规划中增加“儿童与安全保护”发展领域,分别从“完善儿童监护制度,减少留守儿童数量,确保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人身安全,减少儿童伤害所致死亡和残疾,配备村级儿童工作(志愿)者,减少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等方面明确了重点目标;结合省大数据发展战略,特别增加了“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提出建立以身份证号码为核心字段的儿童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数据库,实现各任务单位之间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建设集宣传、信息查询和利用、政策推介、网上办公、网上办理业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贵州妇女儿童云”,搭建服务妇女儿童的综合资源平台。同时在组织实施部分强化妇女儿童工作机制建设,建立目标管理考核问责制,将妇女儿童发展主要目标纳入各任务单位的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纳入主要负责人和主管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建立抄送制度,凡涉及妇女儿童发展的工作报告、工作总结、规范性文件等,各责任单位应抄送同级妇儿工委;健全报告制度、会议制度、示范制度等;加强妇儿工委办公室建设,按照省级4个、市(州)级2个、县(区)级1个编制为其配置专职工作人员,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其办公室机构单设、人员单列、经费专拨。

  西藏自治区2016-202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在编制中注重与自治区“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各有关部门专项规划相衔接,与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法律法规相一致,坚持从地区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城乡区域差异,特别关注边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发展,注重解决重难点问题。妇女发展规划包括七个领域,59项目标任务、94项策略措施(2011-2015年妇女规划有53项目标任务、82项策略措施);儿童发展规划包括五个领域,52项目标任务、69项策略措施(2011-2015年儿童规划有47项目标任务、60项策略措施)。规划主要有六个特点,一是更加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二是更加注重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法律体系和公共政策;三是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妇女儿童协调发展;四是更加关注妇女儿童民生改善;五是更加注重妇女儿童发展重点难点指标的推进;六是更加注重制定目标和策略措施的前瞻性和现实性有机结合。



责任编辑:刘昱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