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两纲 > 两纲通讯

NPA通讯 2001年第5期

2017-04-10 14:12:11 来源:开云官网手机登录

  "降消项目"中期评估研讨会在长沙市举行

  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和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于2001年6月12--15日在湖南省长沙市联合举办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中期评估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和财政部社保司有关领导,联合国儿基会高级项目官员,各省卫生厅、妇儿工委领导(项目负责人),国家级督导专家以及部分项目县项目负责人等140多人参加了会议。

  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刘克玲司长指出,"降消项目"自2000年1月启动,已经实施一年半时间,项目进展非常顺利,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孕产妇死亡率,除西藏外其余11个项目省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江西、四川、甘肃、贵州、重庆、内蒙古6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或接近达到下降1/2的标准;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除新疆和贵州外其余10个省已经控制在1‰以下。2000年同1998年相比,住院分娩率平均提高了9.3个百分点,乡村助产人员持证上岗率和产前检查覆盖率均达80%以上。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实配套资金11574万元,超额配套1574万元。

  此项目有如下特点,第一项目工作思路清晰,启动快,可操作性强,对解决孕产妇死亡的"三个延误"很有针对性;第二项目工作影响大,带动范围广, 许多非项目省也开展了这项工作,目前全国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降消项目"和"母亲安全项目"。第三项目不仅注重对供方的支持,资金主要用于基层人员培训、购置必要的设备和健康教育,而且也注意对需方的救助,有1/5的配套经费用于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的救助。 项目在社会和群众中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有的孕产妇得到治疗和救助后,激动地讲"这是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基层干部普遍反映,这个项目体现了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精神,是一项非常受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会上经过大家的认真讨论、总结,共同认识到,如期实现项目目标,并使项目工作继续延续,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的地区政府领导认识不足,认为项目工作是卫生部门的业务工作,对项目的关心和指导不够,未形成各部门互相配合,全社会共同推动的大好局面。因此要结合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继续争取领导支持,把实施项目和贯彻"三个代表",落实新两纲和西部开发战略紧密结合起来,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2、随着项目工作的深入发展,农村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体制不活,效率不高,吃大锅饭等问题也影响着项目向纵深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把项目工作和贯彻执行"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乡卫生院和孕产妇急救通道的建设,为母亲安全提供优质服务。

  3、配套资金不够落实的地区需抓紧落实。进一步落实项目,配套资金虽然已基本落实,有些省是分级解决的配套资金,由于项目县都是贫困县,由资金已非常短缺的县财政解决困难太大。建议在省级想办法多渠道争取经费,如争取扶贫资金予以解决,保证项目工作顺利实施。

  4、抓住机遇,创造条件,争取"降消项目"继续延续。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倘若不能持之以恒地把相关工作做下去,稍微放松就会滑坡,已经达到的指标就有反弹的可能。因此,对于"降消项目"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以此为契机,创造条件,争取"降消项目"得以延续。

  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抓紧时间,认真地把项目工作做好做实,争取如期完成项目各项目标,以项目为契机,全面推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

  中国育龄妇女贫血情况

  首都儿科研究所 林良明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营养性缺乏病,育龄妇女贫血率是反映妇女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的指标。育龄妇女由于月经、妊娠、分娩、哺乳、避孕等多种原因,成为贫血高发的特殊人群,发展中国家孕产妇死亡40%与贫血有关。孕妇贫血易出现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母亲贫血,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胎儿肝脏贮存的铁量少,婴儿易于发生贫血。育龄妇女严重的贫血还会发生贫血性心脏病等,因此,育龄妇女贫血,尤其是孕妇贫血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及《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均将增加妇女营养,减少孕妇贫血作为2000年战略目标之一。以往国内未进行过育龄妇女贫血的全国性调查, 1998年卫生部委托首都儿科研究所与11省妇幼保健院进行育龄妇女贫血情况调查,调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抽取11省44个市、县,用统一配置的血红蛋白分析仪及试剂进行检测。

  本次共调查15-49岁育龄妇女19185例,其中未孕未哺乳妇女12538人,哺乳妇女1474人,孕妇5176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孕妇血红蛋白<11克/分升为贫血,未孕妇女血红蛋白<12克/分升为贫血。本次调查全国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未孕、未哺乳妇女为35.6%(城市26.6%、农村37.7%);哺乳妇女47.6%,(城市43.9%、农村48.4%);孕妇42.1%(城市35.5%、农村43.6%)。以上资料表明我国约1/3的未孕、未哺乳妇女贫血,而哺乳妇女及孕妇近一半贫血,我国育龄妇女的贫血状况是比较严重的。

  国际资料表明,发达国家孕妇贫血患病率为13%,美国为17%,发展中国家孕妇贫血患病率为40-80%。我国孕妇贫血患病率42.1%,为发达国家孕妇贫血率的3倍多。我国四类县(贫困县)未孕未哺乳妇女,哺乳妇女及孕妇的贫血率均为60%以上,其中哺乳妇女贫血率更高达75.9%,亟待解决。

  孕妇贫血患病率与孕周关系密切,农村孕妇贫血患病率,妊娠13周前为26%,随孕周增加贫血患病率增加,孕37周后高达54.4%。城市孕妇13周前贫血患病率为16.4%,孕28-37周,贫血患病率为41.4%,但孕37周下降为32%,与农村有所不同。资料提示,孕妇妊娠13周后,尤其是28周后要增加铁剂的补充。孕妇贫血随孕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1、随孕周增加,血液容量增加,血液相对稀释;2、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对铁的需要量增加,母亲铁营养相对不足,而致贫血。孕37周后城乡孕妇贫血患病率的不同变化,可能与城市孕妇后期产前检查发现贫血予以治疗,贫血状况改善有关;农村孕妇得到治疗的机会少,妊娠晚期贫血患病率继续增加,因此农村孕妇一定要注意妊娠晚期的营养补充和铁剂治疗。

  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1、对于铁缺乏造成的贫血,采用食物强化铁剂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常用强化铁剂的食物有面粉、玉米粉、酱油、糖、盐等。

  2、要改善贫血,就要改善饮食,吃一些富含铁的食物是十分重要的。动物性食物中肝脏、血豆腐及肉类中铁的含量高,吸收好,每周吃一次动物肝对预防贫血是十分有好处的。蛋类蛋黄中也含有铁,蔬菜中铁的含量较低,吸收差,但新鲜绿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叶酸参与红血球的生成,叶酸缺乏造成大细胞贫血,也可引起混合性贫血。维生素对铁的吸收及利用也有帮助。

  3、对于中度以上贫血,除改善营养外,口服铁剂治疗也是十分必要的。常用铁剂有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富马酸铁及维血冲剂等。孕期贫血除服铁剂外,还应服用小剂量叶酸(每日400ug),不仅有利于预防贫血,还有利于预防先天性神经管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病。

  妇女贫血除铁营养不足外,与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子宫内置节育器、多次妊娠、多次流产等因素有关。慢性脑炎和消化吸收不良、疟疾、肠寄生虫感染(蛔虫、钩虫、绦虫)及包括艾滋病在内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也是造成贫血的原因,以上疾病除营养补充外,必须要到医院诊治。

  妇女对妇女保健最希望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调查报告

  河南省洛阳市妇幼保健院 李云霞 白静

  为了使社区保健服务在我国顺利开展,为了解试点社区在本项工作开展前的妇女的健康状况和需要的最佳服务方式,以及目前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确定社区妇幼卫生工作的优先地位和内容,从而制定和完善服务项目,特在社区内对45岁以上和45岁以下的妇女进行了调查。

  一、样本量:45岁以上妇女样本量不限,45岁以下的妇女,2岁以下儿童的母亲调查100人,2岁以上至学龄前儿童的母亲调查100人,其他不限。

  二、调查对象:在社区试点街道居住1年以上的人口,包括常住、暂住、流动人口。

  三、调查结果:

  1、45岁以上妇女期望获得妇女保健知识的途径:医生咨询、专题讲座、专刊、电视广播、电话咨询5种选项,其中选择"医生咨询" 为获得保健知识的途径占很大比例占 31%,注意今后与保健服务的方式相结合。

  2、45岁以上妇女最需要的妇女保健知识:妇女常见病的防治、妇女更年期保健知识、妇女更年期和老年期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其他4种选项,这4种选项基本差别不大。"妇女更年期保健知识、妇女更年期和老年期锻炼身体的方法"占首位,均为27.5%,在给予指导时应偏重。

  3、45岁以上妇女最需要得到的妇女保健服务的方式:去医院检查、医生来居委会提供服务、医生上门服务和其他4种选项, 选择"去医院定期检查"的人数占37.5%,"希望医生来居委会"的人数占36.1%,在提供服务时应给予考虑。

  4、45岁以下妇女最需要获得妇女保健知识的途径:医生咨询、专题讲座、书刊和小册子、电视广播、电话家长会5种选项,以"医生咨询、专题讲座"占的比例多,分别占27.5%、22.5%。

  5、45岁以下妇女最需要得到的妇女保健知识: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知识、计划生育知识、性知识、心理健康和其他5种选项,以获得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知识为首选占33.3%,以获得计划生育知识作为第2位选择占30.4%。

  6、45岁以下妇女最需要得到的妇女保健服务方式:去医院定期检查、去附近保健站检查、保健医生上门服务和其他4种选项,以"去医院定期检查"居首位占54.45,"保健医生上门服务"居第2位占25.7%。

  四、讨论:

  资料显示:妇女最需要的服务方式均以"去医院定期检查"为首位,45岁以下妇女其次以"保健医生上门服务"为第2位选择,45岁以上妇女以"希望医生来居委会"作为第2位选择。通过调查我们还了解到45岁以上妇女虽然把"去医院定期检查"作为首选,但由于各种原因(行动不便,家务劳动过多等),去医院定期检查的人数并不多,说明了我们进行社区服务的必要,尤其是作为妇幼保健院这样的专科医院应根据广大妇女的不同需要,给予提供不同的服务方式。

  资料显示:妇女最需要的服务内容均以保健知识的获取作为首选,45岁以下妇女以"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知识"作为首选,45岁以上妇女以"更年期保健知识"作为首选,并且二者均以专业人士的指导为前提,以上说明了由于人们健康观念逐渐增强,健康意识不断更新,对卫生服务要求更加多元化,要求我们医疗服务单位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社区服务具备这样的优势,这对提高医疗机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妇女平均占社区群体的三分之一,妇女的需求基本上反映了整个群体的需求。

  对下岗女职工再就业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天津市妇联 徐慧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进步,职工的下岗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而女工下岗首当其冲,这是当今中国女性在就业方面面临的严峻考验。

  喜忧参半的现实--女工下岗

  从女工下岗情况看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女性在下岗人员中比例始终高于男性;二是下岗女工的行业分布呈现由个别行业向多种行业扩展的势态;三是下岗女工再就业的比例低于男性;四是中年女工相对集中;五是知识技能层次集中在初中文化、熟练工和技能单一的工种。

  下岗女工群体呈现以下分化趋势:

  一是再就业为绝大多数下岗女工所选择,并逐步成为主流。1、下岗女工走出灰色心理误区,改变观念,大胆选择再就业。2、不再挑剔,以务实的择业标准拓展再就业渠道。3、自谋出路成为下岗女工特别是中年下岗女工再就业的主渠道。4、调整自身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为转岗和再就业储备新的知识和技能。

  二是部分下岗女工仍面临着难以走出的困境。1、部分下岗女工生活状况急剧恶化,收入水平下降,出现城市贫困户。下岗女工心理负担重,造成身心健康水平下降。下岗女工回归家庭,强化了对家庭的依赖,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家庭问题。2、中年下岗女工再就业难。目前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均向35岁以上的下岗女工亮起红灯,在年龄条件有所限制的同时,还有学历、专业技能方面的限制,也增加了再就业的困难。3、下岗女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不法中介机构"趁火打劫",坑害下岗女工,非法经营、乱收费、提供虚假信息使很多下岗女工屡次上当受骗。用工单位侵害下岗女工权益的问题更甚,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采取了以下手段;压低工资、条件苛刻、拖欠克扣工资、试用期不满即辞退、同工不同酬、无休息日、不签订合同,或合同条文只照顾用工单位的利益。

  三是家庭妇女群体的形成已不可避免。她们之所以选择家务劳动,除了因家庭需要之外,还与目前就业市场中常见的劳动力价格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现象有关。当她们再就业的工资所得抵不上家庭日常消费的需求,一些下岗女工便主动放弃再就业。不容否认,多数下岗女工退回家中,实际上是在严峻的劳动就业形势面前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对下岗女工再就业工程的思考--我们的建议

  未来五年间我国的劳动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就业形势的变化还必将进一步带来下岗女工队伍的变化。为此我们就近期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在加快下岗分流速度的同时,必须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步伐。应尽快完善养老、医疗、生育保险。

  二、实行差别就业政策,解决就业难点。对不同年龄、不同工龄的下岗职工在政策上应有区别。

  三、对下岗女工自谋出路应采取鼓励、放手的政策。银行可与企业或群众团体联合向下岗女工提供小额贷款,作为自谋出路再就业的启动资金,由银行出资,企业群众团体负责调研等工作,为困难职工自谋出路提供方便。

  四、加强立法和法律监督,维护下岗女工的劳动权益。目前,非公有制单位越来越多,过去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应在街道由专人去监督这些单位。

  五、提高下岗女工再就业技能素质。政府应有意识地投入一定的资金,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再就业培训基地,不仅要加强下岗职工的培训,对在岗职工也应逐步进行第二、第三技能培训,作为技能储备。

  六、将择业观教育逐步转化为就业指导。各级再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应将转变择业观工作,转化为一人一事的指导工作,使之更扎实细致,解决实际问题。在她们自谋职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要助一臂之力。

摘自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2000年12月《调研报告论文集》

  妇女参政受制约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妇联 鲍碧香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妇女的政治地位不断得到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妇女的参政问题更加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使越来越多的妇女走上领导岗位,参与国家政治事物管理。但是,不管从培养、提拔女干部的过程看,还是从女干部参政比例上看,培养女干部的难度较大,妇女参政深受种种因素的制约。本文就这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妇女参政受制约的主要原因

  1、传统旧观念影响女性参与公平竞争。一是认识上的不平等,认为女同志素质不如男同志,不主张妇女过多参政;二是社会舆论不平等,损害妇女声誉,攻击妇女人身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选拔的机会不平等,渠道不畅通;四是衡量标准不平等,求全偏严,附加条件多等等。

  2、新形势下的价值观念冲淡从政意识。人们的价值观念趋向于围绕经济收入展开,追求金钱的主观意识明显增强,这些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价值观念,身处其中的女同志也受影响,从而冲淡了从政意识。

  3、事业和家庭超负荷运转的艰辛,削弱了上进心。在生产力不发达、生活水平较低的社会条件下,女性摆脱不了家务劳动的负担,职业女性不得不挑起家庭和事业的两付重担,即使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她们也苦于无力分身。

  4、自身素质的弱点,决定着女性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一是心理弱势。如:缺乏竞争意识、安于现状、对自我期望值不高、缺少参政的兴趣,这些不健康的心理,使她们在竞争面前产生困惑和忧郁,造成女性心理障碍;二是文化素质、理论水平低。由于男女继续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造成男女干部在理论水平、文化素质上有差距,使女性在竞争中难以处于有利地位;三是领导能力有待提高。受男强女弱思维定势的影响,女性很少被委以重任,致使女性难以得到很好的锻炼,缺乏领导才能,使妇女参政力不从心。

  5、外部环境的不完善影响女干部的健康成长。一是女干部成长的环境不够好,升学、就业、招工等方面不能获得与男同志一样的机会,造成妇女活动范围小、被使用的机会少、受教育机会也不均等的不平等现象,影响了妇女人才的成长;二是领导认识不到位。一些党政领导包括妇女工作者,对培养女干部工作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争取提拔几个女干部或凑够一定的比例上。

  二、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1、社会各方面要为妇女参政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政策措施上。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要加大力度执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纲要明确规定培养、选拔和使用妇女干部工作的目标任务、具体措施,为妇女干部不断走上领导岗位提供保证;二是思想认识上。有关领导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做到公平、平等、量才而用;三是宣传舆论上。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成功女领导者的先进典型事迹和不屈不饶的奋斗史,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妇女,不断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四是学习、提高。要抓好女干部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工作;五是要拓宽选拔女干部的渠道,建立公平竞争新的用人机制;六是家庭、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会使她们更加自信、大胆、发挥最大的潜能参与社会政治生活。

  2、就妇女自身而言,应全面提高素质,不断增强"四自"意识,抓住机遇,参与竞争。一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提高心理素质,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勇敢地参与竞争;三是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四是要提高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五是要提高领导才能。女干部应要自找压力,敢于迎着矛盾和困难上;六是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激发自己奋发向上;七是要处理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

  排除妇女参政的障碍,关键在外部环境的优化,女性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传统观念的更新。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不断完善,将会给女性参政带来良好的机会。

摘自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2000年12月《调研报告论文集》

  各 地 动 态

  北京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于2001年4月28日颁布施行。5月21日,《北京市十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和《北京市十五时期儿童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一法两规划")正式颁布。为了深入宣传"一法两规划",广泛动员全社会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北京市妇儿工委、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和市妇联定于5月25日至6月25日联合举办"一法两规划"宣传月活动,通过培训、讲座、新闻发布会、动员大会及各种类型的宣传教育咨询活动等,掀起宣传和贯彻实施"一法两规划"的高潮,使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将修改后的《婚姻法》作为婚姻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准则,让妇女儿童两个规划深入人心,促进我市婚姻家庭建设和妇女儿童事业的全面发展。

  2001年6月5日上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会上,市妇儿工委副主任、市妇联主席李巧云代表市妇儿工委总结了"九五"时期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情况。截止到2000年底,对照《中国妇女发展纲要》重点监测的25项指标,我市除2项缺口指标外,有23项达标;对照儿童发展全球重点监测的24项指标,我市除降低妇女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一项因无基期资料无法判断外,其余23项指标均已达标。

  北京市妇儿工委主任、副市长林文漪就如何做好"十五"时期妇女儿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她指出,"十五"时期妇女儿童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的原则。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决策及管理的水平,全面优化妇女发展和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具体要求是:拓宽渠道,为妇女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逐步完善妇女儿童规划的监测评估工作。

  山西省

  2001年5月10日,副省长、省妇儿工委主任王昕,在山西省政府会议厅主持召开了山西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2001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首先审议通过了关于我省实施《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山西儿童发展"九五"规划》目标的情况报告。24项目标,我省已实现或基本实现的18项。缺乏数据的3项(预防艾滋病,降低妇女缺铁性贫血,消除维生素A缺乏症);未能实现的目标有3项(普及安全饮用水及卫生厕所,保护困境中的儿童,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二、会议重点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山西妇女发展"十五"规划》和《山西儿童发展"十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三、部署了当前省妇儿工委的工作:1、编制好当地妇女、儿童发展"十五"规划:2、新纲要、新规划颁布后,大力宣传实施新纲要、新规划的重大意义及目标内容。3、完成两个纲要的终期监测评估工作。4、继续加大重点、难点目标的工作力度。5、注意调查研究,充分发挥示范县(市、区)的带动作用。6、加强各级妇儿工委办公室的建设。

  吉林省

  吉林省政府2001年重点调研课题"全省农村卫生体制改革调研"现已启动,由省卫生厅组织实施。省卫生厅已派出4个调查组,到12个样本县进行调研。通过农村卫生资源及服务能力、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研究,全面了解卫生工作的现状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具体意见。调研重点内容是农村卫生体制改革,主要从8个方面进行:现行农村卫生管理与服务体制建设,农村卫生经济政策,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策略,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主要卫生需求与供给情况,主要指标对农村卫生的影响以及农村地区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

  上海市

  "探索基层妇儿工委实施妇女儿童两个规划工作的有效性"是上海市妇儿工委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4月19日,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召开了"街道级妇儿工委实施工作有效性探索试点单位会议"。会议研讨了过去五年中,区县指导街镇级妇儿工委做法,街镇级妇儿工委其组织作用的发挥状况,以及区县和街道两级妇儿工委对试点的想法。市妇儿工委办公室下发了《"街道、乡镇级基层妇儿工委实施妇女儿童两个规划工作的有效性探索"试点方案》(讨论稿),并要求试点单位在6月份拿出试点实施方案。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上海市妇儿工委、上海市统计局联合举行的"上海妇女儿童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于5月31 日在锦江小礼堂举行。市妇儿工委成员单位代表和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内外三十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出席了会议,各区县妇儿工委办公室的领导也应邀参加了会议。新闻发布会发布的主要内容是:上海市实施妇女儿童发展"九五"规划的终期监测评估成果、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的特色以及上海市妇女儿童"十五"计划展望三个部分。

  安徽省

  《安徽省九十年代儿童发展规划纲要》颁布近10年来,各级政府切实将实施纲要工作摆上日程,形成了政府统筹协调,有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我省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近日,省妇儿工委发布了《安徽省九十年代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终期监测评估报告,该报告充分反映了十年来我省儿童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果。

  --儿童生命质量和保健水平普遍提高。2000年,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8.98‰和34.74‰,均已达到纲要规定的降低1/3的目标。孕产妇死亡率由1990年的99.98/10万下降到48. 39/10万,已完成降低一半的目标。

  --儿童营养状况明显改善。2000年共创建爱婴医院207所,爱婴卫生院300多所。全省4个月内的婴儿母乳喂养率已达80%的目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已由1992年的5.41%下降为1999年的2.69%,已达到降低一半的目标。

  --儿童计划免疫覆盖率有了很大提高。2000年,我省儿童"四苗"全程免疫接种率为97.86%,农村以乡镇为单位达97.80%,全省已连续9年未发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

  --儿童基础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2000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7%,小学毕业率达99.42%;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7.1%。全省特殊教育学校70所,比1990年增加55所;残疾儿童入学率达65%,比1990年提高62.5个百分点。

  --儿童校外教育进一步加强。到2000年,全省县以上校外教育阵地58个,其中少年宫27个,妇女儿童活动中心31个。举办家长学校15000多所,家长受教育率逐年提高。

  --贫困儿童、孤残儿童得到有效保护。截止2000年底,我省"希望工程"救助贫困儿童近13万人,资助建设希望小(中)学329所;"春蕾计划"资助失学女童已达6万多人。

  --农村儿童的生存环境有了改善。2000年,农村改水受益人口普及率已达98.5%,实现95%的目标。农村享有卫生厕所人口覆盖率达40.1%,达到了40%的目标。

  2001年 5月10日,许仲林省长主持召开的安徽省政府第82次常务会议,听取了省妇儿工委关于起草《安徽省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安徽省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情况的汇报,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安徽省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安徽省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并对此提出具体要求:待国务院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发布后发布我省两个纲要,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各市、县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今年内制定完成本地区的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及实施方案。要认真研究解决妇女儿童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妇女脱贫问题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协调有关银行继续划出小额贷款支持妇女连环脱贫行动。要进一步加强对妇女儿童工作的领导,健全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事机构,市一级应设立妇儿工委办公室;县一级可以考虑在妇联增挂妇儿工委办公室牌子,并明确专人负责妇女儿童工作。妇女儿童工作经费要逐步增加。

  2001年5月24日下午,安徽省妇儿工委在省政府第一会议室召开了2001年第二次全体成员大会,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妇儿工委副主任王坦主持会议并讲话。王坦同志在讲话中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贯彻"儿童优先"的原则,把儿童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为基层儿童办好事,特别要关注贫困儿童、孤残儿童的发展。妇女儿童新两纲颁布在即,要宣传好新两纲的意义和目标任务。成员单位要明确责任,制定好实施具体方案,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实处。

  安徽省妇儿工委办公室组织《妇女纲要》监测评估专家组成员对"九五"期间省《妇女纲要》终期监测评估报告进行评审。省妇儿工委副主任、省妇联主席高福明,省统计监测组组长、省统计局副局长黄立山及省委组织部、教委、计委、公安厅、统计局、劳动厅、残联、妇联等部门的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五年来,经过省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努力,《安徽省妇女发展纲要》中所提的10项主要目标,已基本完成,33项支持性目标有31项全部达标。对妇女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维护女职工权益,妇女参政起点低、正职少,初中女童辍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福建省

  全国流动人口中的儿童问题研讨会在福建省召开以后,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教育和卫生保健问题进一步摆上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副省长潘心城在省妇儿工委呈送的关于流动人口中儿童卫生保健与教育现状的两份调查报告上批示:"两份调查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对策要认真研究。"省政府办公厅已将两份调查报告分送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计生委等有关部门,近期将召集有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

  河南省

  5月9日,河南省妇儿工委召开新一届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省妇儿工委主任、副省长贾连朝同志在会上作了讲话。他说,我们这一届委员会承担着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妇女儿童工作重任,提出了两点明确要求:

  首先,必须统一做好新时期妇女儿童工作的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妇女儿童工作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妇女儿童规划应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增强做好妇女儿童工作的责任感。

  第二,要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工作的水平。从妇儿工委工作的角度出发抓两点:1、全面安排,突出重点。2、各协调小组的组长单位要切实担起责任,要定期召开协调小组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和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狠抓工作落实的督促检查,年底各小组组长向委员会汇报工作情况。

  湖北省

  湖北省"重点地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实施以来,贫困山区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1、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各项目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县长或分管县长担任组长,由县政府与所属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将项目目标列入政府年度考核内容。省财政落实配套经费100万元,各项目县共落实配套经费近80万元,保证了必要的经费投入。省卫生厅选派专家到项目县驻地工作两个月,帮助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2、部门配合,广泛宣传。开展省、县、乡、镇培训和健康教育活动,层层办培训班335次,培训了3万多人次。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3、健全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各项目县都建立健全了孕产妇急救网络,成立了孕产妇抢救中心,向社会公布了急救中心的电话。恩施州8个县市自项目实施以来,对11307名孕产妇进行了高危筛查和管理,中心卫生院以上医疗保健机构抢救高危孕产妇241人。

  4、限制收费价格,救助贫困家庭。项目县平均在原有收费标准的基础上降低了30%-50%。强调不能因降低收费标准而降低服务质量,并对特别贫困家庭的孕产妇和儿童的医疗实行救助,项目活动实施以来共对近400名特困孕产妇进行了救助,补助特困孕产妇救助金9.7万元;并对贫困孕产妇减免住院分娩费用48万元。

  5、加强项目督导,工作初见成效。2000年因产科出血死亡的孕产妇比1999年下降了38%;孕产妇死亡的绝对数为35人;比1999年减少了24人,项目取得了明显效果。

  广东省

  广东省卫生厅申报的《中小城市社会卫生服务发展模式》研究课题在卫生部基层卫生妇幼保健司2000年9个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开招标课题中中标。本课题计划于2001年6月完成。课题总目标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探索可供各地借鉴的中小城市社区服务卫生模式。研究内容包括中小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测定及方法学研究,组织形式与配置标准研究,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结构及培训形式研究,中小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典型案例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评价。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01年5月22日自治区妇儿工委在南宁召开了"广西九十年代儿童规划实施情况新闻通报会"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自治区妇儿工委副主任王其鹏在会上向各新闻单位通报了九十年代广西实施儿童规划的情况。在24项指标中,15项已达标,4项未达标,它们是普及安全饮用水、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孕期保健和安全分娩以及扩大早期儿童教育发展。5项无数据,它们是预防艾滋病、降低妇女缺铁性贫血、消除维生素A缺乏病、降低儿童腹泻死亡率和降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死亡率。今后要争取经费,开展各种调查,尽快弥补数据缺口,以便将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四川省

  卫生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督导专家组一行6人于2001年3月26日-4月2日,对四川省2个市、4个县、12个乡镇、30个行政村进行了项目工作督导。

  此次督导,重点围绕组织管理、配套资金、健康教育、贫困救助、产科急救等内容进行。督导组认为,四川省在项目中期做了大量工作。1、各级政府对项目工作十分重视,层层签定了目标责任书,组织领导到位。2、各部门分工明确,积极配合,妇儿工委工作突出,财政部门积极落实项目配套资金,省级配套资金超配近285万元,有的县、乡也超额落实了配套经费。3、项目管理制度健全,项目运转协调。4、健康教育有声有色,省项目办统一制作健康教育材料,发至项目县。项目市、县还自制了大量宣传资料,保证了孕产妇健康教育手册人手一册。5、项目培训接近尾声。6、项目扶贫基本落实。7、项目设备管理到位,各级层层建立了设备管理制度;省项目办举办了5期设备培训班,尤其是厂家带机培训技术的做法值得推广,到位设备已全部投入使用。8、项目急救全面启动,运转协调。

  在督导过程中,督导组专家针对基层存在的问题,与当地妇幼保健人员进行了讨论,并组织了安全用药、信息管理与应用等专题讲座,使基层同志深受启发。

  陕西省

  陕西省级"两纲"终期监测评估工作从2月份开始至5月份结束,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总如下:1、加强领导,统一安排,在终期监测评估的基础上,我省的新规划已形成送审稿。2、逐级培训,保证监测统计的质量。3、多次召开成员单位会议,对数据逐一审定,对非量化指标反复作定性分析。4、结合终期监测,全面总结达标情况和省妇儿工委工作情况。

  甘肃省

  甘肃省民勤等10个初级卫生强化县自1999年11月启动"母亲安全"合作项目以来,采取层层培训、宣传动员、监督指导、例会检查等一系列措施,认真组织,扎实工作,有效地提高了项目地区的住院分娩率,推动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工作,取得了项目预期效果。

  1、各项目县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乡镇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了"母亲安全"项目实施方案。

  2、各县均按照项目要求开展了不同人群、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培训。天祝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在举办项目培训班时,有3个乡镇领导未到,主管县长停止培训,待23个乡镇政府主管乡镇长全部到齐后才进行培训,引起了乡镇领导的重视,项目实施工作落实较好。民勤、陇西、清水等县卫生局除多次对县、乡、村医疗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外,还针对孕产妇死亡、难产病案例,请省、县医院的妇产科专家进行分析和手术示范,提高了乡镇业务人员的急救和技术能力,并对乡医院业务人员实行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3、天祝、靖远、民勤、定西等县利用"农牧区之声"、"卫生与健康"节目,不定期播放"为了母亲安全,请住院分娩"等系列妇幼保健知识;天祝县石门乡编印了"住院分娩八大好处"宣传单,贴在怀孕妇女家的墙上,督促住院分娩。从对项目督导情况看,85%的孕产妇知道生孩子容易出现大出血、产后风等危险病症,100%的孕产妇知道住院分娩安全,愿意住院分娩。

  4、各县都对2000年怀孕妇女进行了登记造册,建了高危孕妇卡,并把高危孕妇作为工作重点,给予特别关注。

  5、各县医院成立了"抢救孕产妇急救中心",乡村建立了"孕产妇急救小组"、"转运高危孕产妇志愿者小组"。陇西县急救电话号码贴在各乡镇医院的墙上。降低住院分娩费,对贫困孕产妇酌情减免和给予补助。天祝县祁连乡政府动员干部群众捐款,建立了"救助贫困母亲基金会"。靖远、天祝县建立了实施项目奖罚制度,对实施项目工作好的乡镇和个人给予了表彰奖励。对工作差的乡提出批评并限期做好。各县对护送孕产妇住院分娩者给予了补助。靖远、民勤、陇西、天祝各县督导检查表明,项目记录、表册等资料齐全,执行比较规范。

  5、存在问题和不足:①由于经济贫困、旧的传统观念影响,有的家庭因贫困付不起住院费,不愿或无能力住院分娩。②对项目管理、协调、解决问题力度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不够。③牧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孕产妇发生问题,送医院抢救在途中死亡较多。④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低。⑤部分县的乡、村宣传工作不到位。一些边远、贫困、交通不便的山区群众,对卫生保健知识、孕产妇住院分娩的重要意义了解不够,住院分娩少,死亡率高。率高。



责任编辑:刘昱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