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两纲 > 简报

国务院妇儿工委简报2014年第16期

2017-04-06 16:43:10 来源: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

四川省德阳市积极促进妇幼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四川省德阳市积极贯彻落实两纲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保障

  为保障两纲的顺利实施,德阳市政府妇儿工委积极发挥组织、协调和推动职能,印发了《德阳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目标任务分解书》。卫生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市卫生局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妇女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市卫生局贯彻2011—2020年德阳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并以深入实施“妇幼安康推进工程”和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为抓手,把两纲重难点卫生指标细化量化纳入了卫生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和对各县(市、区)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同时建立了信息调研制度、工作例会制度、监测评估制度、督导考核制度。每半年对两纲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召开评估分析会,及时发现、研判、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实施两纲工作有力、有序、可持续开展。

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妇幼卫生工作水平和能力

  按照“改革、创新、均等、健康”的发展思路,德阳市积极探索妇幼保健服务新模式。

  (一)创新服务载体

  以深入推进“妇幼安康推进工程”为服务载体,着力实施了安康关爱行动、母婴安全行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行动、妇女儿童疾病防治行动、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五大行动。从2013年开始,又全面启动“妇幼健康服务年”及“妇幼卫生质量提升年”活动,强化规范建设、细化质控措施、量化管理评价、优化队伍结构。

  (二)提升工作质量

  一是强化妇幼卫生监管。加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监督管理,严格保健技术服务机构、人员和项目的准入管理,严厉打击非法执业行为,确保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依法执业。进一步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监管和《出生医学证明》规范化管理。二是推进规范管理。加快规范化儿童保健、妇女保健门诊创建,全市已有91家机构通过达标验收。开展产科规范化建设,建立全程控制的产儿科质量管理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三是规范孕期保健和儿童保健管理。强化高危妊娠管理措施和体弱儿的追踪管理,提高“两个系统”管理质量,强化妇女儿童疾病的防治。2013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613%,产前检查率9864%,儿童系统管理率9542%,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8341%,低出生体重发生率154%。四是进一步加强产儿科急救能力建设。制定了《德阳市产科急救管理工作方案(试行)》等一系列文件,畅通急救绿色通道,着力提高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紧急救治、转运和管理能力。2013年,全市新生儿死亡率351‰,婴儿死亡率5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70‰,低于全省水平。五是不断完善评审机制。搭建多学科专家平台,发挥专家团队作用,抓好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和孕产妇危急重症评审。

  (三)加强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大妇幼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帮扶、教育工作力度,调整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通过继续教育、岗位练兵、专业轮训、例会辅导、外出进修、对口支援等方式,建立起以骨干培训为依托,分层分期培训、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妇幼卫生人才培训体系。同时,充分利用对口支援优势,与北京、江苏、广州等地妇幼保健机构建立起对口帮扶长效机制,有力提升了全市妇幼保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四)加大宣传力度

  抓住两纲颁布实施的重要契机,利用媒体、墙报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重点宣传两纲的宗旨、内容、热点及亮点,宣传全市妇女儿童工作的进展和惠民政策。同时,加强妇幼卫生信息建设,健全监测网络,完善监测体系,保证信息质量。目前,全市基本实现了妇幼卫生信息网络直报,妇幼卫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得到加强,妇幼卫生信息在妇幼卫生决策与两纲监测评估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抓住关键环节和领域,推进解决重难点问题

  针对出生缺陷、婚前医学检查以及流动人口妇女儿童管理等妇幼健康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两纲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突出三级预防

  把降低孕产妇、儿童死亡率和防治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作为妇幼卫生的一项重点工作。一是抓实婚期保健,把好一级预防。落实免费婚检的相关政策并实施叶酸增补项目,免费指导城乡育龄妇女增补叶酸及多种营养素。2013年全市婚检率为6736%,较2010年前显著提高。二是加强产前诊断(筛查),推进二级预防。开展孕期保健优生咨询,不断健全产前诊断(筛查)服务网络,加强产前诊断(筛查)服务机构的规范管理,有效推进我市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覆盖率。三是推进新生儿疾病筛查,着力强化三级预防。建立以市新筛办为中心的三级质控管理模式,实行血片同城快递和省内快递,实现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的全覆盖。2013年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687%,居全省前列,对筛查出的12例甲低患儿,给予了及时有效治疗,切实降低了缺陷儿的发生。全年出生缺陷率为1328/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注重项目对接

  依托国家“降消”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的推动,落实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完善了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衔接机制,提高补助标准,促进住院分娩率提高;全面开展艾滋、梅毒、乙肝母婴阻断项目,为受孕产期保健的孕产妇提供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检测和母婴阻断工作;推进了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并将适宜在基层卫生机构开展的早孕建卡、孕期保健、优生宣教、产后访视、儿童预防接种等服务项目下沉到社区、乡镇。2013年全市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97%,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分别达到9989%、9989%和9983%。

  (三)夯实基层网络

  抓住妇幼卫生体系建设、农村“两化”建设和灾后重建机遇,积极构建完善城乡妇幼卫生服务网络。把产儿科建设作为重点项目,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农村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化建设”工作。2011年,又启动实施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示范化社区创建以及乡村卫生机构等级评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了“八统一”管理。特别是依托基层卫生网络解决流动妇女儿童在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盲点”和“死角”问题,积极探索“以基层医疗为依托”的健康管理机制,着力完善涵盖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模式,实现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双轮驱动。一是服务下沉。在社区、乡镇卫生单位全面实施了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流动孕产妇也纳入规范化孕产期保健管理;二是服务延伸。通过实施“全域牵手”工程,建立了专业妇幼保健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之间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将妇幼保健的基础性工作延伸到了社区、乡镇,逐步使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获得均等化的生殖健康和妇幼保健服务;三是网格化覆盖。通过实施“全程健康管理工程”,建立“健康管理责任医生”制度,推行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大对流动妇女儿童的保健服务。   

四川省绵阳市大力推进和谐家庭建设

  四川省绵阳市在实施两纲工作中,紧扣妇女儿童与社会环境领域的目标任务,尤其是围绕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开展工作,狠抓和谐婚姻家庭教育、性别保护服务,鼓励和引导民众做和谐家庭建设的推动者,  为妇女儿童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一、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婚姻家庭现状问题

  组织开展《婚姻家庭凸显问题及服务机制建设》、《困境妇女儿童成因及关爱措施》专题调研,加强与计生、民政、法院联系,掌握全市关系妇女儿童维权、婚姻家庭凸显的问题,了解家庭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一是家庭总户数增长较快。二是家庭规模呈小型化的趋势。三是家庭的婚姻状况变化较大,离婚率呈现升高趋势。婚姻家庭的不稳定给妇女儿童的发展和成长环境带来很多负面问题,一般性维权措施难以奏效,把服务端口前移,引导服务构建和谐家庭,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妇女儿童发展。

 二、积极建言献策,呼吁党政重视支持

  先后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呈送了《关于遏制离婚率畸形上升的调查报告》、《关于将婚姻家庭教育纳入市委中心组学习的请示》,妇联界别委员和人民代表向人大政协提交了《关于加强构建和谐家庭的引导和服务的建议》的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引起党政和相关职能部门对构建和谐家庭、促进男女平等的进一步重视。今年3月,市委举办构建和谐幸福家庭专题报告会,就婚姻家庭历史发展、婚姻动荡对家庭社会的危害以及重视构建和谐家庭的社会措施作了阐释,市级部门和县市区分管领导、精神文明办负责人参加报告会。

三、加强专题培训,建设专业工作队伍

  去年4月至今年初,联合四川大学人才技能培训中心,组织来自妇联、民政、教育、卫生、计生等各条战线的相关工作者开展了两期婚姻家庭咨询师培训,系统学习了婚姻家庭发展简史、性别平等理论、婚姻家庭社会学、心理咨询技巧、家庭教育、家庭理财等课程,110名学员参加了国家统一的婚姻家庭咨询师三级资格认证考试,获得证书。积极探索与北大、清华等国内有影响的高校合作举办优秀女干部高级研修班,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科级女干部培训班,举办乡镇妇女儿童之家工作骨干培训班,分级分类开展社会工作、心理疏导、社交礼仪、婚姻家庭、传统文化等专题培训。

 四、推进主题宣传,倡导弘扬家庭美德

  开展了三届“好家长”、“寻找身边的好父母”、“市级家长学校”和“好母亲”评选活动,并在市级媒体开展了“爱岗位、爱家庭”、“创幸福家庭赛我家幸福”系列报道,激励更多的市民弘扬家庭美德,自觉承担家庭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联合女摄影家协会举办“创幸福家庭晒我家幸福”摄影作品巡回展,宣传“夫妻恩爱”、“父慈子孝”、“尊老爱幼”、“科学教子”、“邻里守望”、“热心公益”的幸福家庭、美好家庭,提升广大市民对幸福家庭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大家建设幸福家庭的动力。

五、整合各方资源优势,提升家庭幸福能力

  一是成立了由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高校专家组成的婚姻家庭教育促进会,向全市家庭发出了“传播婚姻家庭科学知识助推和谐家庭建设”的倡议,并在成立大会现场为市政府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和促进会的代表200余人作了专题婚姻辅导讲座。二是举办“爱在家庭——筑爱永远”相亲联谊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关注青年男女恋爱婚姻问题,组织社会志愿者积极当“红娘”参与牵线搭桥工作,为单身青年男女提供认识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传播恋爱择偶建设幸福家庭知识。三是联合恒安集团,自去年5月以来在全市31所小学,针对5000余名10至13岁女童开展了性别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四是依托乡村妇女儿童之家广泛开展城乡家庭互动联谊活动。开展创“幸福家庭、美丽乡村行”城乡姐妹结对、城乡家庭联谊等活动。五是联合市妇幼保健院、图书馆、电教所对准父母、婴幼儿家长以及中小学儿童及家长开展《如何了解你的孩子》、《经营幸福婚姻家庭》、《童“话”爸妈》系列论坛和沙龙。六是联合家长志愿者骨干、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成立轻松成长家庭互助俱乐部,分组成立幼儿亲子活动组和儿童亲子活动组,周末及寒暑假组织家长和儿童参加农事采摘、徒步攀岩、野炊露营、烹饪烘焙、职业体验等家庭自助互助活动,共同打造绵阳家庭自助、互助的亲子生活平台。

  来源: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编 2014年9月28日



责任编辑:刘昱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