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两纲 > 简报

国务院妇儿工委简报2007年第2期

2017-04-06 09:34:31 来源:开云全站官网app

  儿童保护体系与网络战略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为探讨如何结合中国现状,借鉴国际经验,建立综合的儿童保护网络和体系,全面保护儿童权益,2006年12月27—29日,由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办、江苏省和南京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承办的“儿童保护体系与网络战略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召开。商务部、民政部、国家发改委小城镇中心、中国儿童中心、宋庆龄基金会等部门的领导和官员,江苏省政府妇儿工委、南京市政府妇儿工委、天津、沈阳、济南、成都和石家庄等项目试点地区的主管领导和负责人,以及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的专家、教授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 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儿童处处长宋文珍对建立中国儿童保护体系与网络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建立儿童保护体系与网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通过儿童保护体系与网络,加大对儿童尤其是弱势儿童的保护,使所有儿童都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全面发展,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儿童发展面临的新课题。第二,我国儿童保护面临许多挑战。目前,中国儿童的生存发展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儿童权利得到了有效保护,但如何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促进所有儿童均衡发展仍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在弱势儿童保护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儿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儿童社会福利机构还远不能满足需要;困境儿童迫切需要得到社会的及时救助;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健康平等发展存在差距;拐卖儿童、逼迫儿童乞讨/卖艺、童工、弃婴、歧视女童和残疾儿童等现象尚未根本遏止等等。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有效机制保护这些儿童的权益。第三,中国特色的儿童保护体系与网络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符合儿童发展需要的、保障儿童根本利益的、操作性强的儿童法律保护体系。二是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人大政协监督、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儿童保护工作机制。三是依托社区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儿童权利保护体系和网络,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流程,提高儿童保护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 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王思斌教授代表“儿童保护体系和网络建设基线调查” 课题组,对调查结果作了总体陈述。王教授首先介绍了困境家庭的儿童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家庭在儿童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存在的问题。其次,分别从政府部门与儿童保护、学校与儿童保护、社区与儿童保护以及非政府组织与儿童保护等4方面,对目前儿童保护的体系和运作模式,所做的工作与开展的活动,取得的成绩与效果,获取的经验与教训,存在的不足与面临的问题,逐一作了介绍。

  围绕研讨会的主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官员小野正博先生从国际、区域和国家等不同层面介绍了建立儿童保护体系与网络项目的背景,提出了建立中国儿童保护体系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构想。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参观访问了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和建邺区的3个社区,学习了社区儿童工作的经验和实际运作模式。

  本次研讨会达成了以下共识:一是形成以社区为依托的儿童保护体系——整合资源、渗透儿童保护理念、鼓励儿童参与,建立儿童友好社区;二是建立多方参与的儿童保护机制;三是建立具备服务功能、监测与监督制度的可操作的儿童保护运行机制。

  开云全站官网app 编 2007年1月17日



责任编辑:刘昱卓
Baidu
map